朱寶琛
日前,上交所公布三份紀律處分決定,涉及一個科創板IPO項目“帶病撤退”,發行人、保薦機構、審計機構均受罰。
具體看,對IPO項目公司予以1年內不接受其提交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的紀律處分,對公司時任董事長、財務總監予以公開譴責;對保薦機構、審計機構通報批評,相關保薦代表人和簽字會計師將“靜默”6個月,即6個月內不接受其簽字的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
從嚴監管企業發行上市活動,壓緊壓實發行監管全鏈條各方責任,是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必然要求。“一查就撤”暴露出的,既有發行人“帶病闖關”的心態,也有中介機構把關不嚴、執業質量不高的問題。
對于這一問題,一系列文件都提出了具體要求。比如,《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提出,“壓實擬上市企業及‘關鍵少數’對發行申請文件特別是經營財務等方面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的第一責任”“要求擬上市企業充分配合中介機構核查和發行監管工作,確保所提供材料真實準確完整”。《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明確,“檢查對象確定后,檢查對象撤回發行申請不影響檢查工作的實施,也不影響證監會和交易所依法依規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
同時,監管部門堅持“申報即擔責”,緊盯“關鍵少數”,著力鏟除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資本市場“毒瘤”,堅決阻斷發行上市“帶病闖關”,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特別是對于涉嫌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即使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也堅持一查到底,杜絕“帶病申報”“病從口入”。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年,滬深交易所共針對IPO和再融資申報項目中的發行人信息披露問題、中介機構執業問題等,出具紀律處分56次、監管措施84次。
這是監管部門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監管理念,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切實提升發行上市監管效能的重要舉措。加強監管和處罰只是手段,重要的還是各市場參與主體真正認識到監管部門“正本清源”的本意,加強自律,不要抱有僥幸心理。
擬IPO企業要樹立正確的“上市觀”,注重自身的基礎建設,切勿抱有“帶病闖關”心理。要知道,如今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如果頂風而上、火中取栗,不但取不到栗,還會燒傷手。
中介機構要做好資本市場的“看門人”,健全內部決策和責任機制,立足專業、勤勉盡責,提高執業質量,堅決把問題企業和不符合要求的企業擋在門外。
從項目撤退難逃追責,到一事罰三主體,監管部門正在以實際行動貫徹“申報即擔責”理念,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者,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這也再次提醒IPO申報企業和中介機構,要切實對自身行為負責,“一查就撤”休想“一走了之”。
14:22 | 科創板105家公司有在途回購計劃 擬... |
14:21 | 雙林股份2024年凈利潤增長514.49% ... |
14:20 | 智能電氣仍是業績“壓艙石” 雙杰... |
14:19 | 持續打造AI出行全球化 科技旗艦202... |
14:18 | *ST新寧申請撤銷風險警示 |
14:18 | 去哪兒:五一假期前夜火車票開售 ... |
12:54 | 潔特生物2024年凈利潤同比大增107.... |
12:52 | 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 拓普集團擬不... |
12:37 | 新三板涌現一批業績突出企業 為北... |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