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的退讓為自己保住了在湖北的美譽,而武漢也因此多出一條主干道。
1907年,圍繞一項拆墻修路的工程,漢口的商人們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爆發了火藥味很濃的斗爭。
當時漢口的市區建設在地圖上看是一個三角形,其中的兩邊緊鄰著長江和漢水,剩下的一邊則是由一面蜿蜒十余里的壯觀城墻保護著。當時人口近百萬的漢口就這樣夾在城墻和兩條相交河流組成的狹小三角地帶中。
城市要發展,就必須擴大,那土地從哪里來?只有推倒原來的城墻,把市區延伸到城墻以外的空間去。
精明的張之洞也看到了這點,他的計劃是把舊城墻拆除后,用原有的墻磚來修筑堤防。這樣一來能減少大量的治水工程費用。
另外,城墻拆除后,還將在原址上修建一條城市主干道,然后對城市主干道兩旁的土地分片招商,獲得的收益能讓湖廣總督府大大進賬一筆,這筆款項的用途也想好了:將用于贖回比利時在漢口的租界土地。
張之洞的這種開發土地模式我們現代人很熟悉,這不正是21世紀中國各地方政府常用的“土地財政”嗎?
湖廣總督張之洞當時大權獨攬,所以這件事在官場上并未受到反對。
但意想不到的反對,來自民間。
漢口的商人們聯名上書請愿,要求把湖廣總督府主導的拆墻修路一事改為“紳商合營”。所得的收益也由漢口商人來主導分配,這等于商人們要直接從湖廣總督口中搶食。在傳統官本位的中國社會,可謂大膽到了極點。
平心而論,商人們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漢口的這段城墻確實和清政府關系不大,它是半個多世紀前,由漢口市民和商人自己建造的。
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當時的漢口雖然已經是內陸的經濟中心和大都市,但在行政上卻屬于郊區,并沒有常駐政府機構,因此在軍事上是不設防的。
1861年,太平軍進攻湖廣,當時漢口的紳商們向清政府請愿,請求在漢口部署軍隊幫助防守,而清政府卻決定只防守長江對面的武昌城,理由之一是漢口沒有城墻無法防守。結果太平軍在數年間幾次攻占漢口,上百萬人口的漢口幾乎被夷為平地,人口下降了幾乎40%。
數年后,從戰爭中恢復的漢口人痛定思痛,決心自行保護自己的產業。
據當時的記載,漢口的每家商鋪和大多數住戶都捐了款,在第一輪市民捐獻中就籌集到了10萬兩白銀,之后一些大商人又合力貢獻了15萬兩,而城墻的建設也由廣受人尊敬的紳商負責,并接受監督,兩年后,一段中國最堅固的城墻建成了。
甚至連城墻上的衛兵也是漢口人自己雇傭的,雖然名義上受綠營將領指揮,但實際上人員全部來自當地招募,經費則從當地的茶葉貿易中抽稅而得。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20年,也起到了作用:1867年有一股捻軍靠近漢口,在看到漢口城墻后一槍未發就撤退了。
在以上過程中,官府最多就是掛了個名而已,所以難怪漢口商人對張之洞的企圖如此反感,在他們看來,官府拆除的是屬于漢口人的城墻,之后把土地再出租牟利,最后還把這錢交給外國人,彌補自己的外交失敗,實在是荒唐到了極點。
商人們甚至在多次請愿中赤裸裸地威脅:總督現在推行的各項事業,幾乎都依賴于商人籌款,如果這次仍然一意孤行,以后要商人配合可就困難了。
最后由于漢口商人的多次抗爭,張之洞又即將調任到北京,于是最后張之洞不得不讓一步,把原先官方主導的拆遷修路工程,改為官商合營,忍痛讓出一大塊利益。
張之洞的退讓為自己保住了在湖北的美譽,而武漢也因此多出一條主干道,當時被稱為后城馬路,也就是今天漢口的主干道——中山大道。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