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北京過春節的人們都有體會——今年春節煙花炮竹聲明顯減少了,整個城市甚至有點“冷清”。
2019年的春節是《北京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規定》實施的第二個春節,北京煙花爆竹禁放版圖再度擴大,五環路內仍實施全面禁放,五環路外也在部分地區增劃了禁放區域。鞭炮不僅不讓放,也不讓賣。據悉,春節期間,北京市共設置煙花爆竹零售點37家,比去年87家減少50家,下降57.5%。今年購買煙花爆竹實施實名制,每個煙花爆竹零售點配備專門儀器,消費者刷身份證進行購買,一旦發生問題可以追溯到購買者。按照規定,五環路以內和城市副中心不設置煙花爆竹零售點。五環路以外區域,在各區劃定的禁止燃放區域內不設置煙花爆竹零售點,確保城市中心區、建成區和城市副中心的安全。于是,北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幾乎找不到賣鞭炮的攤位。今年的春節也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個春節——除夕當晚,幾乎聽不到任何鞭炮的聲音。
無鞭炮,不熱鬧。很多人說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兒時那追著家長買鞭炮,跟玩伴們一起放鞭炮的時光一去不復返。然而,沒有鞭炮的好處卻也非常明顯:據統計,除夕當天,北京因燃放煙花爆竹致傷1人、同比下降85.7%,火情1起、同比下降91.7%,五環路內“零傷情”“零火情”,五環路外燃放煙花爆竹明顯減少。
筆者還記得幾年前,除夕當晚窗外的鞭炮把家中窗戶上玻璃震碎的情形,相比之下,今年這樣安靜的春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盡管除夕夜“安靜”了,但因為燃放鞭炮而受傷的情況基本消除了,每年大年初一早上彌漫著火藥味兒的空氣也沒有了。今年的除夕更安全了,也更潔凈了。不僅如此,住在北京的人們都能發現,今年北京的冬天,空氣質量好了很多,出現霧霾的天數明顯下降。而這,只是城市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曾提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作為一個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人口大國,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不容小覷,而從國家到地方各層面針對環境問題開展的行動所取得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日前,美國航天局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當前全世界的綠化程度比20年前更高,而在這20年間,中國和印度始終都是全球綠化努力的領導者。最近的衛星數據顯示,中國和印度的綠化模式突出,今天的地球之所以能變得“更綠色”,主要是受到中國的植樹計劃和中印兩國集約型農業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盡管中國在世界植被面積中的占比僅為6.6%,但中國在2000年至2017年時間段內的全球綠化面積總和達25%。其中,中國的綠化面積主要來自森林和耕地。中國對全球綠化的巨大貢獻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其旨在緩解土地退化、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的保護和擴大森林計劃。可見,在改善生態環境,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中國一直在努力。
環境治理需要付出成本。國家層面,加大了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并關停了一批環境破壞嚴重的企業,出臺政策下大力度進行環境整治。企業層面,我們看到,近年來部分重污染企業的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因為環境治理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或者因為要達標排放而使得生產成本大幅提升。同時,可喜的是,企業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也在逐步建立。而我們日常生活,也因為環境保護而發生了變化,譬如更多地采用公共交通工具,也譬如今年春節不再燃放煙花炮竹。
當然,我們也應該承認,我們如今做得還遠遠不夠。重污染企業不達標排放的問題仍然存在,某些地區因為污染而造成居民健康受到大面積威脅的現象仍有發生,人們日常生活中諸如垃圾分類等環保習慣仍舊沒有形成。
因此,像今年春節這種禁放煙花炮竹的行動只是個開端,在環境保護的道路上,我們只能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提升全民環保意識,使整個國家“綠”起來,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