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的“家文化”,某種程度無底線放大父母的責任,甚至到了“兜底”的地步。
李宇嘉
朋友的女兒,大學畢業后“繭居”在家有大半年了。喜歡打聽事兒的岳母,用一個時髦的用語說,他的女兒就是“啃老族”。筆者認為自己是一個事業心、上進心很強的“卓越強迫者”,見不得“不上進”、“不完美”,但朋友卻很坦然,“一般本科院校畢業的,找工作太難,休息一段時間吧,大不了自己創業”!想想也是,朋友家境殷實,女兒有資本心安理得地啃。
對現象級的“啃老一族”,“宅”字是這一群體的濃縮畫像,懶惰沉溺、自暴自棄、侵蝕父母、自我沉淪是普遍標簽,口誅筆伐、大肆嘲諷是主流表達。從輿論環境來看,可謂大眾一邊倒。但是,朋友的女兒瀟灑得很,有時樓下看到她吹著口哨,牽著愛犬遛彎兒,與標簽完全兩樣。
由此,筆者想到,改革開放40年,各行業經歷了從管制到開放的財富爆發。處在這個黃金期的人群(主要是40后至70后),只要有點頭腦、勤奮一點,抓住賺錢機會不難。但等到“二代或三代們”走上社會時,草莽市場“撿錢”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社會進入“規則修正期”,而父子相傳的中華文化熏陶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新生代有萬般不適應。
既然社會“不再給力”,又有老爸老媽的后方保障,加上從小家境好,畢業后的起薪與上學時的生活費差不離,“宅下去”就順理成章。當然,這只是啃老的一小撮,近年來創業風氣盛,賺快錢耳濡目染,自己當老板勝過寄人籬下打工,但很多是“有愿望、難堅持”、“有目標、缺真學”的幻想型創業,天真的一腔熱血被擊碎后退避三舍。
網絡、游戲、漫畫等虛擬的第二國度,不僅沒有殘酷的現實,還可以定制化地提供虛榮自我的世界,也為很多害怕社交、不想工作、不愿出門的“啃老族”們提供了抽離社會、進入桃源的通道。現在,移動互聯網的邊際成本越來越低,對于很多心理素質較弱或不擅交際的年輕人,這是一個廉價的避世空間,沉溺其中一年半載也無妨,可謂啃老啃得現實可行。
筆者認識或聽說過的“被啃老”的父母,心甘情愿“被啃”的一大把。比如“我就一個女兒,錢不給她給誰”;有的是子女不獨立,父母只好“被啃”,比如“能怎么辦,難道真讓她餓著嗎”?中國傳統的“家文化”,某種程度無底線放大父母的責任,甚至到了“兜底”的地步。子女讀書、找工作、生育等等,很多父母心甘情愿“兜底”,甚至是下下代再兜一回。
這樣看,找不到工作“兜底”也就不奇怪了。“兜底”意味著孩子自強、獨立基因的損傷,這是中國式親倫關系的映射,甚至蔓延到同為家族文化影響的日本。不久前,日本一位76歲的老父親,親手殺死了自己44歲的兒子,而謀殺的動機竟然是擔心兒子的暴力傾向會傷害他人。他的兒子是典型的啃老族,每天“宅在家里”打游戲,認為父母該照顧他到死。
有一個經典的反問,父母花光積蓄,為子女買房,算不算啃老?子女買車、給下下代買學位房或繳贊助費,父母拿養老金“搭把手”,算不算啃老?父母幫子女帶小孩、做家務,算不算啃老?如果工作不理想、職場不如意、請不起保姆,買房、買車、子女教育等費用還就得啃老。
父母責任和“兜底”,其反面就是父母養老與子女責任捆綁,這怕是當代社會也無法回避的。比如,父母用積蓄或養老金幫子女買房,自然順延至子女贍養父母(盡管主觀上不言明)。因此,房子承擔著養老的隱性約定,高位回落或爆發危機乃不可承受之痛,這就是緣何國家如此強調穩地產。面對未來,需要盡快突圍轉型“陣痛期”,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不過,外界推力再強大,也比不上內心動力,強調和諧的“家文化”,如何植入獨立基因待深思。
(作者系資深地產研究人士)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