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范圍內人口增速普遍放緩,中國出生率也出現了連降,2018年降至歷史最低水平10.94%。。同時,長期低于更替水平的總和生育率和逐漸下降的育齡女性人口數量也意味著未來中國出生人口數量或將進一步下降。在當前出生率連降的關鍵時期,出臺創新型鼓勵生育政策刻不容緩。
世界范圍內
人口增速放緩
近年來,盡管全球范圍內人口總量仍然保持增長態勢,但人口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下降。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世界人口的增長率在1965-1970年達到頂峰之后,全球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了一半,在2015-2020年間降至每年1.1%以下,并且預計到本世紀末將繼續放緩,在中等估計下,2095-2100年每年的增速將為0.04%。
同時,幾乎所有國家在過去幾十年中都經歷了出生率的下降,東亞和東南亞年均出生率下降最快,從1950-1955年間的年均40.6%。下降至2015-2020年間的年均13.2%。,在中等估計下,八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區域2095-2100年間的年均出生率將降至8.9%。-15.3%。的區間范圍內。
總和生育率是最常用的反映生育意愿的指標,可以解釋為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的(有生命體征的)子女數量。基于性別比例和嬰兒死亡率,通常計算的總和生育率的世代更替水平是2.1,即平均每個婦女至少生2.1個孩子才能代替父母雙方數量,將來的人口數量才不會衰減。與出生率下降趨勢相同,過去幾十年中,幾乎所有地區總和生育率都出現了下降。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1990-2019年間,中亞和南亞生育率下降最快,從4.3下降至2.4,而澳大利亞、新西蘭、歐洲和美國北部,1990年的生育率已經低于2.0,2019年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總和生育率為1.8,歐洲和北美為1.7。
中國同樣面臨
出生率下降問題
中國二孩政策放開效果有限,2018年出生率降至最低。我國出生率伴隨著長達四十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顯著下降。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單獨兩孩”政策逐漸落地實施。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伴隨著二孩政策的相繼放開,中國出生率在2014年和2016年均比上一年有小幅抬升,2014年小幅上漲0.29%。,2016年上漲0.88%。,達到12.95%。,但二孩政策總體效果有限。2017、2018兩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和出生率迎來兩連降,2017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數量為1723萬人,比上年減少63萬人;2018年出生人口數量為1523萬人,比上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比上年下降1.49%。,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同時,中國總和生育率長期處于更替水平以下,近十年均值為1.6,生育意愿較低。中國生育率水平大致經歷了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的大幅下降,80年代中期小幅回升,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平緩下降,以及2000年以來逐年緩慢回升的過程。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總和生育率在1965年達到峰值6.4,之后一直下跌到1982年的2.6。從1992年起,中國總和生育率跌到2.1的更替水平以下,進入2000年以來有緩慢回升,2008-2017年在1.58-1.63之間波動,均值為1.6,2017年為1.63。
更嚴重的是,中國育齡女性人數減少或導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進一步下降。育齡女性是指15-49歲的女性。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在中等估計方案中,我國育齡女性人數在2010年達到頂峰3.79億人,之后逐年減少,本世紀末2100年將降至1.88億人。
各國鼓勵生育政策
效果有限
基于人口增長率低或負增長以及人口老齡化可能帶來的種種弊端,長期處于低生育率的國家制定了多樣化的適合國情的鼓勵生育政策。比如,在法國,法律禁止歧視孕婦,企業要為生育期的員工保留工資待遇和崗位,同時多子女家庭享有住房分配優先權及租房補貼;在瑞典,家中養育兒童的父母可以酌情減少工作時間,企業可以據此減少其工資但不得解雇,設立“父親配額”以及社保獎金鼓勵父母雙方享受完全平等的產假,同時80%以上的托兒所費用由公共財政承擔,中小學教育免費;在日本,國家承擔一半以上的托兒服務費用,家庭負擔比例約僅有20%;在加拿大,設有兒童福利金的補貼津貼,18歲以下均可申領;俄羅斯對年輕家長發放優惠住房貸款,同時2007年推出“母親基金”,可用于償還房貸、翻修房屋、支付子女教育費用、積攢養老金儲蓄等。
對比總和生育率數據來看,各國鼓勵生育政策的作用效果有大有小,但均未促使生育率提升至2.1的更替水平以上,表明政策可能有效,但總體效果有限。首先,瑞典、法國、俄羅斯鼓勵生育政策效果較為顯著,生育率有明顯提升:瑞典總和生育率從2000年的1.5提升至2017年的1.9,法國從1995年的1.7提升至2017年的1.9,俄羅斯從1999年的1.16提高到2017年的1.76。其次,日本、德國、英國的鼓勵生育政策效果略小,生育率緩慢提升:日本的總和生育率從2003年的1.29緩慢抬升至2017年的1.43,德國從2006年的1.33抬升至2017年的1.57,英國從2000年的1.6抬升2017年的1.8。最后,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的政策未見成效,生育率未見提升甚至有所下降:加拿大的總和生育率自2000年以來維持在1.5左右的水平,韓國自2001年以來在1-1.3之間波動,2017年跌至1,新加坡自2003年以來一直在1.2上下波動,未見提升。
亟需創新性
鼓勵生育政策
要重視生育政策的及時性。生育政策對于總和生育率的影響效果與其開展時間密不可分,相比于出生率下降的后期,在初期或中期實施鼓勵生育政策的效果更好。因此,中國應在當前出生率連降的關鍵時期,盡快意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放開甚至出臺鼓勵性的創新生育政策。
我們認為鼓勵生育政策措施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展開。第一,在兒童照料與教育方面,增加公立托育機構,為學前教育機構或托育機構提供補貼,減輕家庭教育成本,緩解孩子無人照料的問題。第二,在生育補貼方面,根據家庭收入水平和孩次發放分等級的長期性兒童津貼或一次性的生育獎勵金,減輕生育成本,鼓勵女性生育;建立清晰、全面、簡捷的兒童補貼申請流程,讓補貼落到實處。第三,在住房、稅收減免方面,為多子女家庭提供稅收減免優惠、租房補貼。第四,在產假與就業方面,保障女性產假和育兒假,提倡全薪或帶薪產假,降低女性因生育產生的機會成本。除此具體政策制定外,還要加強政策的傳播力度,發揮各類媒體的宣傳作用,同時結合民族文化、信仰、生活習慣等因素,倡導鼓勵生育的文化氛圍,促進生育政策的推進和落實。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