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快遞小哥稍顯粗糙的手遞過來的快件包裹,心里那聲謝謝,還請大聲地,對他們說出來。
馬虹玫
從3月21日起,深圳市疫情防控等級降級為低風險。由此,封閉了近兩個月的各個社區漸漸顯出活力。我清楚地記得,3月20號那天,我所在小區物業管家發來私信,通知外賣可以送到家門。此時,距深圳市發布外賣、快遞、投遞等無接觸式配送的規定,已經過去一個半月。
2月7日,深圳市發布《關于建立健全社區聯防聯控機制的若干措施》,要求在小區出入口處中轉存取。隔日發布的《關于住宅小區和城中村全面實施人員通行認證管理的工作指引》,則規定深圳所有在各類住宅小區、城中村居住的人員,進出小區實施認證管理。這一規定,被視為快遞員進小區的又一道“門檻”。有媒體民調數據顯示,近7成網友選擇“支持”嚴管外賣快遞工作人員進入小區,認為此做法有益于疫情防控。但也有人質疑,快遞員不進小區,住戶取件時,會不會反而增加疫情風險呢?
深圳有小區物業承擔起送貨上門之責,在一些物業服務較好的社區,快遞外賣件由物業工作人員統一派送至各戶。封閉初期,我所在小區的物業,在物業服務中心空地前設置了快件轉存取處。隨著全國物流大范圍復通,住戶網購量陡然激增,越來越多的包裹讓該取件點不堪重負。快遞員頻繁出入,前來取件的住戶,川流不息,大伙一窩蜂集中在擁擠的貨架前,翻翻撿撿,無形中又增加了疫情傳播的風險。于是,物業快速作出應急改善方案,將取件點移至小區最外圍的大門處。雖然設了直立型貨架擺放快件,包裹還是被鋪展到地面,一堆一堆,占據著周邊馬路。業主和住戶,不是在取包裹,就是在取包裹的路上,呈現出你來我往,趕集似的熱鬧景象。而快遞員早已變身為理貨員。平常最為貼心的京東物流,也變得冷口冷面。他們拒絕將自家快件放至統一堆放點,而要求客戶繞遠路到店自取。快遞哥解釋道,因為隔壁順豐在統一堆放點丟了件,最后損失算在快遞員個人頭上,每件貨賠了好幾百。所以,哪怕挨客戶抱怨,他們也堅持讓客戶到店自取。
在原本就物流發達的深圳,人們早已習慣從網上購買吃穿用度一應生活用品。鼠年新春,因春節疊加疫情的因素,大部分物資的供給,如不可或缺的蔬菜副食,米面糧油等,更加依賴物流進行保障。對2月末至3月初那段期間物資短缺的苦楚,人們記憶猶新。即便物流公司讓人多走幾步路,自取快件這種要求,住戶們還是大度地報以理解,寬容視之。雖然大家都戴著口罩,而且刻意保持著身體接觸方面的物理距離,但是,從未如此刻這般,物業工作人員、快遞員和作為客戶的居民們,大家的心理距離,卻有了一種似遠又近的奇妙感受。
因人手缺乏帶來快遞的管理混亂,丟件的事時有發生,我就遭遇了一宗。物流信息顯示包裹已到店,左等右等,三天過去,卻始終沒接到取件通知。前去查詢,成堆的包裹讓我望而生畏。先前在這個公司,只是負責開車的司機,此時被緊急調派至此,忙著查單分揀。各式紙箱將他團團圍住,滿頭大汗的他,抽空跟我訴起苦來。這家加盟店,在年前一個月便已處于“無政府”狀態。老板跑路,快遞員四散離去。然而居民網購回來的包裹,爆棚式增加著,無數大大小小的快件,通過奔流不息的物流運力,源源不斷流向這里。快遞小哥接著介紹道,頂下這個加盟店,要交7萬元保證金,他雖心動,卻又擔憂。令他發愁的,倒不是7萬元錢難以籌集,而是苦于招不到人手干活。沒人理貨派送,快遞業務如何開展?
物流行業本就嚴重缺人。春節放假回老家走了一撥人,發生疫情,人們都被困在家中,快遞行業人手更短缺。環顧周邊大小物流公司,已是普遍現象,并非只此一家。只不過,行業內的頭部大佬如順豐等,其基本的運力、分揀、服務水平等,還是保持了一定的水準。其他的小物流公司,則令人唏噓無奈,且無法遷怒責備。深圳市郵政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13日,深圳一線快遞員到崗人數達2.92萬人,一線快遞員到崗占比65%;日均收件量達526.3萬件,占往常的52.6%;派件量達167.8萬件,約占往常的33.6%,基本能保障全市快遞業的平穩運行。
在社區居民“有吃有穿”的背后,有物流企業的科學調配,更離不開無數快遞小哥的勤勞奔忙。接過他們稍顯粗糙的手遞過來的快件包裹,心里那聲謝謝,還請大聲地,對他們說出來。
(作者系深圳作家)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