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今談】
上海與廣州因諸多共性,包括高度人性化、科學化的城市治理模式,中國一流的資源匹配,城市發展的美好前景被持續看好。
今綸
最近,貝殼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畢業季租房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大家最關心的當然是畢業青年們去哪里?這是一個永遠熱鬧的話題。那么,在一線城市中,他們最愛哪兩個城市呢?《報告》告訴我們,畢業青年們最愛投奔的城市排名是:廣州第一,上海第二,北京第三。
為什么是廣州和上海?我認為,時代在快速變化,在這一輪疫情沖擊之下,再加上年輕人的觀念轉變,我們可能已經迎來了城市競爭的全新階段,即:后浪們更愿意在相對舒適的城市環境、良好公共服務以及適當的壓力下工作和生活。他們已經用腳投票,做出了選擇。
廣州和上海之間到底有怎么樣的脈絡相連?它們的共性是什么?回顧歷史,我們知道,廣州在19世紀中葉之前是遠比上海發達的。后來,因為太平軍進攻上海,很多外省人包括上海人紛紛躲進租界,雙方激烈拼搶,但最終租界得以保全。上海租界的堡壘作用在長三角的商賈人家中得到了充分認可,于是,租界的人口膨脹,公共設施建設起來……
后續的上海承平時光,廣東人,當然也包括廣州人到上海拍電影、開酒樓以及開百貨公司。較長時間內,廣東人、廣州人是上海商業的重要參與者,當然,寧波人、杭州人在上海的參與度更深,而且人數也更多,這是地理上、文化淵源上更為接近的結果。因此,我們說,廣州人、廣東人參與了上海在騰飛初期的商業建設、城市拓展,這是毫無疑問的。
上海的文化有一種什么特點?兼容并包、華洋雜處。廣州文化呢?也是兼容并包,多元文化并存,中西文化交融。因此,廣州和上海的文化,你很難說是一種純粹的傳統的中國文化,更多的是一種混搭的多元的文化。這樣的城市有什么特點?它在文化歸屬感上讓你更感覺人性化,這種人性化體現在公共治理、社會建設等諸多方面。
除了文化力量的比拼之外,生活舒適度與工作壓力之間的平衡也很重要。上海是有情調的,不過,上海作為中國GDP第一城,工薪族的工作壓力也是巨大的,上海的房價之高在全國也是名列前矛的,大概僅次于深圳。
相比較而言,廣州人喜歡喝早茶,在這座城市呆久了,你會發現同為一線城市的居民,廣州人更愿意把工作和生活稍微拉開一點距離,也更愿意把生活和政治、純商業拉開一點距離。當畢業生們開始找工作的時候,當他們把所有的一線城市梳理、對比了一番之后,他們會發現,去廣州工作,不逃離的幾率可能會更大一些。
這不僅是一個成本問題,也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廣州的房價無疑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最低的,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廣州的人口比京滬少很多,但是保持了相當的賣地節奏,供應量適度,所以,廣州的房價一直平穩。相對實惠的房價已經成了廣州“搶人”的重要砝碼。
便利店指數是一個可以說明生活便利度的指數。在四個一線城市中,以2018年的門店數來看,上海是7594家,深圳是6036家,廣州是4960家,而北京只有2613家,甚至比南京、鄭州還少。那么每萬人擁有的門店數呢?深圳是4.63,廣州是3.33,上海是3.13,北京是1.21。在這個指標上,滬廣深都進了全國前七,只有北京掉到了第20名。這一輪比拼,深圳的便利度指數雖然非常好,但是房價超過京滬,全國第一,減分太多。而北京因為生活便利度不佳被減分。上海廣州勝出,而廣州因為房價比上海低一截,在畢業青年中再度大大加分。
據《報告》顯示,66.7%的受訪者表示,看好城市發展成為畢業青年在選擇就業城市時首先考慮的因素,其次才是優質的工作機會。
上海在長三角的經濟龍頭地位是被確認的,而且上海的交通便利、教育水平、醫療質量在中國所有城市的PK中都是遙遙領先的。所以,上海在畢業青年們最愿意投奔的城市中排名第二是實至名歸的。廣州成為畢業青年們最愛投奔的城市,沒有特殊原因:因為綜合能力第一名,因為性價比高,是典型的全面平衡發展的城市,是可以持續發展而不是撈一票就走的城市。
上海與廣州相隔三千里,卻因其諸多共性,包括高度人性化、科學化的城市治理模式,中國一流的資源匹配,城市發展的美好前景被持續看好,進而成為畢業青年最為青睞的城市,絕對不是一種偶然,而是歷經千年的市民文化、商業精神積淀的結果,也是城市競爭的結果。
(作者系財經評論員,學術機構研究員)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