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
“倒奶事件”演變為現代版的買櫝還珠,在輿論持續發酵之下,不僅選秀節目遭到整改,而且愛奇藝和蒙牛方面也相繼正式發文道歉。
近百年前,由于發生經濟衰退,美國的牛奶生產企業把牛奶傾倒進河里,凸顯了市場失靈的弊病。如今的選秀倒奶事件,則是與資本利益捆綁在一起。若以財經視角審視,則可發現“粉絲經濟”運作鏈條的一些軟肋。
粉絲為偶像“打投”雇人倒奶的行為,與當前選秀節目中的資本運作密不可分。從這次運作的商業邏輯看,飲品廠家與選秀節目合作的出發點,無疑是想靠“粉絲經濟”銷售飲品,借此提高品牌和選秀節目的影響力。廠家邏輯無非是為了實現“閉環”——廠家和選秀節目主辦方把“選手出道機會-賣產品-粉絲投票”進行捆綁,最終收割粉絲的錢包。從客觀效果看,這種運作模式確實造成了不少選手粉絲間的“囤票競爭”,甚至出現剛上架的瓶蓋帶有二維碼的牛奶也被各家粉絲秒搶一空的現象。
不過,從事件造成的結局看,原本構想中的商業閉環非但沒有打通,反而激起負面輿論風波。拆解“粉絲經濟”的鏈條,原本是商家看重粉絲流量的強大購買力,狂熱的粉絲越來越像綠油油的韭菜,自發為商家打開錢包。但從“蒙牛太不尊重奶牛”、“建議恢復短信投票,以免浪費食物”等輿情來看,廠家本以為此舉可以取悅消費者,結果反而得罪了一眾網民。
近年來的A股市場涌現了粉絲經濟和網紅經濟等熱門概念,越來越多的公司也在這些業務板塊中有所布局,其中既包括芒果超媒等流量平臺,也包括智度股份等精準營銷服務商,更有數量龐大的消費類公司作為龐大陣營,成為粉絲經濟鏈條中的廣告甲方。對粉絲而言,應該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從;從平臺角度考量,選秀不應是簡單的“造星”,還要秀出社會責任感;從廠商角度看,如何在游弋于粉絲經濟的同時,不被難以把控的風險卷入漩渦,都是值得思考的新課題。畢竟,在資本擴張的路上,消費者和大眾都有“投票權”,對企業不良行為進行糾偏。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