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梅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特斯拉女車主維權事件尚未蓋棺定論,廣東韶關特斯拉追尾再次挑動公眾的神經。
很長一段時間里,無論是產品還是技術層面,特斯拉都是以新能源汽車引領者形象示人,而近期接連發生的汽車安全事故和輿情事件似乎正要將特斯拉拉下“神壇”。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陰謀論、商戰論,讓原本有待厘清的質量和安全問題失焦。
特斯拉維權事件之所以熱度不減,除了特斯拉這家明星車企自帶流量外,還因為新能源車安全性命攸關。通常,市場對新生事物的容忍度比較高,但對新能源車就沒有那么高的容忍度,這是因為汽車安全問題不容小覷。
客觀來講,任何一項科技創新都會伴隨著缺陷,都需要經歷試錯的過程,作為新興產物的電動車也免不了這樣的審視。不過,開發一款科技產品犯的錯也許可以容忍,開發汽車產品如果在質量問題上犯錯則很難容忍。在智能化日益普及,新能源車被更多人接受的今天,新能源車的“容錯率”能有多高,值得思考。
其實,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繞不開安全這個話題。燃油車經過上百年的時間驗證,也依舊難免出現因工藝缺陷大規模召回產品的情況,新能源車則是有待更長時間的檢驗。那么,問題來了,特斯拉被報道的多起安全事故究竟是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是車輛行駛發生意外的概率問題。
對于質量問題和概率問題必須加以區分,如果是質量問題,車企必須正視并加以改進,如果是概率問題,如何降低事故概率則是重要的課題。
此次特斯拉維權事件留給我們的議題還有很多,而網絡上還不乏一些“陰謀論”的論調,認為這是其他車企覬覦特斯拉“一枝獨秀”的精心策劃。事實上,在特斯拉“鰱魚效應”的帶動下,國內新能源車已是百放齊放的局面。
5月11日,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30602輛、特斯拉中國25845輛、比亞迪25450輛、上汽乘用車13004輛。而3月份,特斯拉中國銷量為35478輛,也就是說4月份特斯拉中國的銷量環比下降27%。
在特斯拉負面輿論纏身時,還面臨著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甚至智能化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重重夾擊。我們不必神化特斯拉,中國市場足夠大,中國的造車企業也足夠多,正如蘋果無法完全占領中國市場,特斯拉也會遇到造車界的華為等,這是市場規律。與其空喊“陰謀論”,不如把焦點放在汽車的安全質量問題上。
當然,除了安全質量問題,這次特斯拉維權事件還暴露了新能源車行業當前發展的痛點,比如智能汽車的數據監管與第三方檢測、智能汽車行車安全與數據隱私保護等。作為新生事物的新能源車在技術和產品各方面的嘗試值得鼓勵,但也不能對已出現或可能將出現的問題放任不管。
隨著新能源車市場不斷發展,國產電動車品牌日益壯大,今天特斯拉遇到的問題,其他品牌明天也可能會遇到。新能源車領域大勢已來,車企和車主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