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突如其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乳企用行動展現了他們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復工復產后,他們又是如何保障乳品的安全生產的?
《開工大吉乳業在行動系列報道》之蒙牛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蒙牛積極為武漢、內蒙古和全國各地防疫一線捐贈款物、提供支援,自1月22日開始,蒙牛9天內6次捐款捐物合計7.4億元。另外,蒙牛捐建的中華慈善總會(蒙牛)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中心也已于2月4日正式運營。
在方艙醫院以及武漢多家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中,純甄、特侖蘇等蒙牛旗下產品成為醫務人員餐食中的必備品,蒙牛用一杯營養豐富的牛奶守衛了白衣天使們的健康。
除武漢外其他生產線已全部復產
戰“疫”面前,全員出動。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為了保障疫情期間乳品供應與價格穩定,蒙牛全國核心生產基地從1月30日起就已實施“三班倒”政策,開足馬力進行生產。“除武漢生產基地外,其他工廠已經全部開工復產。”2月22日,蒙牛相關負責人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以來,為了保障乳制品這一民生商品供應,公司全力投入“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工作。
蒙牛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基本滿負荷生產,一方面是銷售已經在逐漸恢復,且對疫情結束后的消費反彈充滿信心;一方面也是確保上游收奶工作,保障廣大奶農利益。
據了解,蒙牛的銷售、物流人員也已全面復工。為了避免聚集而暫緩復工的部分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從春節期間就利用互聯網在家辦公。而在疫情嚴重的武漢,依然有工作人員堅守崗位,開展疫區的市場供應和公益捐助工作。
41歲的宋春慶,是蒙牛公司武漢低溫廠的廠長,1月22日,在武漢封城的前一天,宋春慶臨時接到的一項緊急任務打亂了回家的計劃。“準備好低溫奶給武漢市第一醫院送去。”宋春慶經過兩個小時的緊急協調,才從經銷商倉庫調回貨值近11萬元的冠益乳酸奶。
然而,看似簡單的送奶任務,困難重重。因為疫情,武漢市區內已不允許大型車輛行駛。宋春慶一行只得把大貨車上的酸奶分別裝進四輛小貨車,送奶隊伍從五個人變成了十三個人。經過長時間的奔波,宋春慶等人終于抵達武漢市第一醫院,將乳品優先發到了一線醫護人員手上。
夜里9點多,宋春慶回到住處才想起,除夕將至,而自己連年夜飯都沒準備好。“每個人的本能是想逃避。”第一批為火神山醫院送去牛奶的蒙牛常溫武漢子公司傳統通路經理劉行文說,“但為了我們武漢人民還能喝上牛奶,導購大姐、司機大哥都沒有休息,還奮戰在一線,無聲付出著。”
像宋春慶、劉行文一樣戰斗在一線的眾多蒙牛人中,還有保障物資運輸的駕駛員。
柯劼是蒙牛下屬物流公司的一名駕駛員,也是一名黨員,他負責將牛奶運送到武鋼總醫院、中南醫院以及中華慈善總會的倉庫。柯劼從年前就決定要留在武漢堅守,盡管公司并沒有硬性要求,大年三十至今,他一直在運送物資。“我們現在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只有疫情控制了,大家都康復了,我的家人也才能安全。”柯劼如是說。
有些責任,我們必須扛在肩上。
除了武漢工廠,蒙牛全國所有工廠都在正常生產,“在這個特殊時期,能保質保量生產出每一包合格的產品,輸送給一線工作者,是我工作的最大動力。”蒙牛北京低溫事業部工廠運營處的一線生產員工袁永紅稱。
靜待春暖花開
這場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不言而喻,對每個企業也是一種嚴峻的考驗。特別是物流交通的不便利,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挑戰。
而蒙牛90%以上的物資落地在疫情一線,這與公司的自有物流體系不無關系。
“疫情蔓延初期,全國部分省市進行了非常嚴格的交通管理措施,對上游原材料和產品的物流帶來影響。但隨著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政策要求,包括乳制品在內的農產品、生活必需品的物流得到了有效改善。”
蒙牛上述負責人表示,蒙牛近年來構建了覆蓋全國的完善物流網絡,在本次疫情期間承受住了考驗,其不但保障了自身生產經營,還在為全國抗疫一線運送牛奶等物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于此次疫情對蒙牛帶來的影響,蒙牛表示,疫情發生后,對傳統渠道的影響比較大,但是電商等新渠道的上升非常明顯。我們目前評估,不會對公司全年業績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事實上,此次疫情催火了“宅經濟”,而蒙牛近年來在新零售上下了不少功夫。公司除了與大型電商平臺、“盒馬”等到家平臺保持密切合作外,蒙牛也搭建了“天鮮配”等社區智能無人零售網絡。
“公司會根據消費者的新需求探索新的銷售與服務模式。蒙牛也將在本次疫情中積極總結經驗,助力未來的銷售渠道的升級轉型。”蒙牛上述負責人如此表示。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