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的凌晨,飛鶴生產事業部負責人終于長舒一口氣,因為他們終于拿到了鮮奶運輸車的“特別通行證”。
《開工大吉乳業在行動系列報道》之飛鶴
“作為保供應生產單位,疫情期間,飛鶴工廠一直處于生產狀態,電商、物流部門也處于加班加點備貨發貨的狀態,客服部門則24小時在線服務,只為保障嬰幼兒的口糧供應。”飛鶴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據了解,飛鶴在此次抗擊疫情中,累計捐贈了2億元的款物。
10天接了10000多通電話
對于有寶寶的家庭而言,這個春節過得是憂心忡忡,一邊害怕寶寶口糧會斷,一邊要做好寶寶的防護工作。
為了幫助廣大用戶在疫情期間順利買到奶粉,1月28日凌晨,飛鶴客服中心“24小時接線服務”悄然上線,組內20人分三班輪流值班。
上線的前一天,正在北京家中的飛鶴客服中心員工李娟(化名)接到公司通知,因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團隊上線了“24小時接線服務”,要及時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因為家中寶寶才三歲,領導沒給李娟安排夜班。
“媽媽,我要媽媽……”寶寶哭鬧起來,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去安撫一下,但她壓制住了自己的想法,電話那頭有很多消費者在排隊等候她及時的解答。
“對于疫情大家要科學認知,在家做好自身和寶寶的防護工作,等疫情過去了,一切就好起來了。”李娟在值班期間,對著電話那頭的消費者重復這些話至少有上千次。
數據顯示,北京客服啟動24小時服務后,10天接入了10000通電話,相當于每小時平均要接40通電話。
13天在線直播活動超過了27000場,累計在線時長超13000小時;在線營銷活動超1400場,覆蓋超130000人。而生產一線更是突破歷史產能,日均收取新鮮原奶800噸;工廠包裝量日均超300噸。
生產事業部保障供應鏈命脈
值得關注的是,飛鶴在創造產能突破歷史水平的背后,是公司上下克服了諸多困難的結果。
為了抑制疫情的蔓延,各地陸續均發布了交通管制限令。
“原料進不來,產品出不去,每天醒來都有新的難題。”但飛鶴人知道:肩負重任,更要迎難而上!
經過幾天的交涉,飛鶴生產事業部負責人長舒一口氣,某天的凌晨,他們終于拿到了鮮奶運輸車的“特別通行證”。“疫情初期,飛鶴生產事業部門第一時間成立了生產事業部病毒防控、防治領導小組,作出有關防疫的預警,同時制定了各工廠防疫工作預案、應急、人員責任、入場人員管控及體溫檢測、消殺工作等各方面的細則。”飛鶴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早晨6點,飛鶴克東工廠門前已經陸續有員工到場進行體溫測量。由于工廠所在地封了路,大型車輛不得通行,公司溝通當地政府特別辦理了近20張通行證接送員工,但還是有大部分員工需要依靠步行或自行車上下班。
零下20幾度的天氣里,飛鶴員工頂風冒雪堅持上班,路遠的要走上一個小時。等待測量體溫的間隙里,很多人頭發和眉毛結了霜,頭上冒著“白氣”,而厚厚的衣服下早已汗流浹背。
8天5城物流團隊在行動
“疫情正值春節放假,大部門工廠都處于停產狀態,全國各地物流不通暢,必須提前做好防護及各種物資的正常儲備。”飛鶴方面表示,大年初二,公司著手部署“疫情供貨保衛戰”,物流團隊緊急調配出了117輛運輸車裝貨,同時物流全體員工提前返崗、溝通承運商、印刷標語、調配庫存、聯系倉庫等。
1月27日,飛鶴用震驚承運商的“飛鶴速度”將人員全部集結完畢,同時安排所有車輛前往全國6個儲備倉,以近乎一天一個城市的速度,馬不停蹄地穿梭在鄭州、信陽、蘇州、黃石、西安等地。
8天5城,飛鶴物流團隊制造著安靜得不太尋常的城市里為數不多的“噪音”。
飛鶴工作人員表示,“對于一些交通管控嚴格的地區,物流車根本無法進入。但是寶寶的口糧不能等。物流的同事就將車上的奶粉一箱一箱搬到小車里,再一小車一小車運進疫區,不計成本、不考慮利潤,只為確保寶寶不斷糧。”
據了解,在飛鶴等龍頭企業的支援下,目前湖北省嬰幼兒奶粉保有量達1600噸,可以滿足全省嬰幼兒飲用一個月以上。
在湖北,飛鶴制定了“飛鶴奶粉免費配送上門計劃”,團隊近500人參與了配送保障工作。隨著希望能送貨上門的家庭越來越多,湖北團隊全員上陣,湖北鄂西省區經理說:“現在我們團隊不論是誰,能送的都在送。”
黃岡飛鶴營業顧問徐姐每天都會騎電動車給寶寶送奶粉,每天送貨數量指數級增加,“有時候一天就要送40多戶!”徐姐說,忙的時候,她通常一天也吃不上一頓飯。
即使如此大的送貨壓力,當她聽說有些家庭因為小區戒嚴沒辦法出入時,除給寶寶送去口糧外,也會順帶幫忙采購水果蔬菜等生活用品送上門。
徐姐說:“特殊時期,都不容易,能幫就多幫點。”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