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王君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當前環境下,乳企如何去構建自己的護城河?
“對于不同乳企而言,護城河的內涵是不一致的,可能是規模,也可能是技術、渠道或品牌。對于區域品牌而言,流量、產品和渠道都有被收割的焦慮。”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新希望乳業(以下簡稱“新乳業”)而言,就是要立足“鮮戰略”,推進新鮮、新潮、新科技的“三新”發展路徑。
發揮本土奶源新鮮優勢
“雙循環格局下,民族乳業必須要充分運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這既是乳業競爭高度國際化的客觀需要,也是企業更好地滿足消費升級、推動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席剛表示,企業要從自身特點和市場需求分清主次。消費者需要更新鮮、更優質、更個性化的乳制品,民族乳企要充分發揮本土奶源的新鮮優勢,持續完善生產工藝,研發和吸取全球先進科技和時尚潮流,共同應用于乳業生產,這樣才能切實把握中國乳業市場的巨大潛力空間,將來自市場和消費的挑戰轉化為企業的實際發展,提升民族乳業的整體競爭力。
事實上,早在2018年底,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新乳業上市之初就以“三新”定位了企業戰略,即新鮮、新潮、新科技。在新希望看來,“鮮”是品牌基因,“新”是品牌動力,新乳業以“新鮮”作為品牌根基,持續推進“鮮戰略”,締造從牧場到餐桌的新鮮生態圈,未來將不僅僅是鮮活營養提供者,同時也是新鮮生活方式倡導者;以“新潮”驅動體驗升級,深入消費者洞察,時刻保持與年輕用戶的連接和融合;更重要的是,以“新科技”作為發展引擎,擁抱數字化,為新鮮生態圈的每個鏈條進行科技賦能。
席剛表示,立足“新鮮”戰略,是因為新乳業非常理解奶源對“保鮮”的關鍵要義。為了從源頭上控制奶源及質量、縮小運輸半徑,新乳業在核心經營城市周邊均布建了牧場及工廠。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入局者越來越多,滿足低溫奶物流配送的冷鏈基礎設施已具規模,低溫奶的供應鏈競爭反而集中在了對奶源的控制上。
至于“新潮”,則是基于對互聯網時代年輕人品牌消費的洞察,新乳業正式提出“新鮮一代的選擇”品牌戰略,聚焦年輕一代消費者。在“新科技”方面,新乳業在生物科技和數字化兩個方向發力。
在生物科技方面,去年12月份新乳業成立科技研究院,綜合原有的“四洲四國”國際科研布局和產業研平臺資源,進行菌種研發、細分營養需求的產品研發、殺菌工藝等方向的深入研究,內容涵蓋生命早期營養、老年營養、疾病及公眾營養等領域,確保為產品創新提供自有生物技術IP輸出。新乳業與高校合作完成的“功能性乳酸菌靶向篩選及產業化應用關鍵技術”,旨在進一步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性乳酸菌菌種資源,打破產業化生產瓶頸,擺脫對進口菌種的依賴。這一項目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而通過數字化戰略的實施,新乳業要讓將來每一瓶牛奶的背后,都有來自牧場、生產端、物流端直至消費端全鏈條的數字化轉型支撐。
“新乳業數字化戰略的目標,是實現全場景的科技賦能,以‘極致新鮮’為改造目標,使用高標原奶,通過無縫冷鏈,實現無間斷生產,使全產業鏈具備安全可見、柔性生產、所得即所需的能力。推動乳企的數字化轉型,要改造和提升‘新鮮生態圈’的每個鏈條,讓產品變得更具有競爭力,把乳業的科技‘芯’片牢牢抓在手里,推動建設面向未來的智慧‘芯’乳業。”席剛表示。
進一步發揮并購整合能力
對于正在從區域型乳企快速發展成全國型乳企的新乳業來說,奶源可控是重中之重。因此,新乳業在去年和今年先后兩次圍繞“奶源可控”進行布局。
去年7月份,新乳業認購現代牧業5.95億股股份,以9.28%的股權占比成為現代牧業第二大股東,僅次于蒙牛。今年5月份,新乳業宣布擬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母公司寰美乳業100%股權。
席剛表示,新乳業陸續與現代牧業、夏進乳業合作,是為了取得穩定優質的奶源供應,滿足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和產品升級的戰略需求,通過長遠布局上游的方式進行戰略投資。同時,新乳業率先支持和推動優質乳工程,將優質乳與新鮮結合起來,保留新鮮牛乳中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質,打造能夠更好滿足消費升級的優質新鮮乳。
事實上,新乳業從區域型乳企,發展為在西南、華東、華中、華北地區深度布局的區域型乳企龍頭,再轉型為全國型乳企,一個核心能力便是“并購整合”的能力,通過并購整合的獨特發展路徑,實行“1+N”的品牌戰略,并延伸到了“基礎設施”與“價值體現”兩個維度上。“通過戰略統一、管理協同和文化融合等對新并購企業進行賦能,助力企業實現更好地發展。”席剛表示,未來,新乳業將進一步發揮自身的并購整合能力,對于各子品牌全面賦能,繼續發揮多年摸索積淀出的豐富經驗,根據公司發展的需要來推進相關工作。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