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梁傲男
“酒是陳的香”,“年份酒”、“真年份”已成為高品質、高端酒類產品的消費共識,備受市場追捧。而多年來,鑒于行業缺乏統一規范和權威認證,年份酒產品市場亂象頻出,如何確保產品“貨真”一直是該行業面臨的難題。
針對這一現象,10月13日,在第十九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期間,中國酒業協會與方圓標志認證集團合作開發真實年份酒認證系統,發揮系統技術優勢、功能優勢和發展優勢,號召多酒企共同推行實施年份酒標準,以數字化手段共同建設年份酒監管和溯源機制,為年份酒打上“真金白銀”的標簽。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在同日舉辦的“中國年份酒價值論壇”中,貴州金沙窖酒酒業有限公司、山東景芝白酒有限公司、勁牌有限公司宣布率先通過了真實年份酒認證系統,年份酒產品正式面市。
年份見真章
近年來,隨著酒業市場邁入品質消費時代,老酒正成為白酒市場的風口。從最初的“老酒熱”到如今“真年份”熱潮漸起,這一趨勢逐漸細化并成長為市場的主流發展方向,背后凝聚著消費者、企業以及整個行業共同的推動力量,共同推動著酒類市場的不斷發展與變革。
一方面,消費者對美酒的需求日益增長,優質老酒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追捧。另一方面,通過近年來的年份酒市場實踐,中國酒業協會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年份酒標準,包括年份酒的定義、準入要求、管理規范、標識要求以及鑒定程序等,標志著年份酒品質的規范化表達已經邁入標準化時代。
2019年,《白酒年份酒團體標準》正式頒布實施,對年份酒生產前后都進行嚴格監管,通過對采購糧食、發酵、基酒入庫、生產和包裝等環節進行溯源,來確保年份酒的真實性。
與此同時,業內持續多年的“數字”年份酒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央視財經頻道曾播出《年份酒亂象調查》,這個曾因缺乏行業標準,酒企自說自話,靠“數字”升級來提高產品溢價能力的營銷噱頭不攻自破。
2023年,經過探索和積累,中國酒業協會引入國家批準的第三方認證機構方圓標志認證集團作為認證主體,依據《年份酒產品認證實施細則》,對企業生產的年份酒產品進行認證和監督。
勁牌有限公司總裁王楠波表示,市場中存在部分產品以偷換概念的方式,用數字來替代年份,這既影響到消費者的權益,也影響到消費者對行業年份酒品質認知信任度的問題。久而久之,一定會影響年份酒行業的發展。“年份酒標準的制定和發布,是維護消費者權益、規范保障年份酒品類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這可以說是中國白酒項目研究中,標準制定耗時最長的研究課題。”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協會早在2007年就啟動了“中國白酒169計劃”開啟年份酒研究,但年份酒課題一直推進緩慢,這既有科研、標準層面的難題,也有產業內部的因素。
數字向未來
當今,數字化轉型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為推進年份酒市場的健康發展,年份酒認證系統為企業建立起更高效的管理模式,助力完善大數據建設,從而解決多年來困擾年份酒市場的“貨真”難題。
“支撐年份酒審核過程的是數字化管理平臺,包含產品認證管理系統、云酒庫、小程序以及大數據中心四個主要模塊。”方圓標志認證集團董事長冀曉東表示,每瓶年份酒成品都被賦予唯一標識編碼,確保每瓶都具有可追溯性,同時通過年份酒產品認證管理系統,實現全程監控、管控及追溯。
此外,記者了解到,年份酒認證酒庫要建立視頻數據系統,接軌納入公安部授權數據機構進行數據保存。年份酒產品則需要建立身份檔案、指紋圖譜、熒光圖譜、感官質量數據庫等,構建起成品酒數據保障和標準樣品,逐批進行對照比較。
山東景芝白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釀酒大師趙德義表示,自2012年開始,景芝逐步實現了釀造過程的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近十幾年來,有計劃地儲存了各類年份酒,這些酒作為芝麻香白酒的基酒,既包括了30多年的陳年老酒,也擁有大量10年至20年的基酒,還有6年以上的基酒。
“我們推出的摘要年份酒和景芝芝香真年份,老酒配比的加權酒齡均高于實際的標注年份。以景芝芝香9年真酒為例,9年芝香老酒占比達到45.45%,10年芝香老酒的比例達到50.16%,16年芝香老酒的占比達到4.39%,加權酒齡遠遠大于9年。”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華潤酒業總經理魏強表示。
“年份酒因其獨特魅力備受推崇,當前,大規模酒廠和酒企十分重視年份酒的傳播與品牌建設,紛紛推出了年份酒產品,體現了其由尊重渠道商向尊重消費者的可喜轉變。”白酒行業分析師、武漢京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肖竹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有責任讓更多的消費者理解何為真正的年份酒,提高消費者對年份酒的辨識能力。
(編輯 才山丹)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