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近年來,隨著國民健康意識日益提升和消費升級,我國乳制品實現了從“溫飽型”向“品質型”的跨越,其中,消費者對益生菌的關注度也伴隨著“功效爭議”而不斷攀升。
10月20日,《證券日報》社主辦第五屆乳業資本論壇,針對“‘后疫情時代’益生菌產業的機遇與挑戰”,澳優旗下錦旗生物研發中心總監郭新梅表示,“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益生菌產品依然屬于食品范疇,而食品和藥品完全不是等同的概念。如果我們對于益生菌要求藥到病除,顯然曲解了概念,從這個方面來說,益生菌市場的消費者科普任重而道遠”。
區別于藥物作用,不同視角對于益生菌的新看法更值得關注。在郭新梅看來,益生菌對于乳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首先產品的附加值會提高,益生菌乳品相比較普通飲品來說,具有更多健康調節的價值和意義,也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其次是品牌形象提升。消費者對于酸奶品類的認知比較多,但是真正益生菌的乳品絕不僅限于酸奶中的發酵菌株。在更多乳品產品類型中,益生菌的應用有廣闊的想象空間,對乳品品牌是有更多加持的。”郭新梅認為,益生菌為乳品的創新和盈利能力注入了強勁動力。
而在兒童營養領域,乳品是兒童全生命周期必不可少的食物,高品質營養乳制品的供給,關系著祖國的未來。結合益生菌的發展近況,郭新梅告訴記者,目前錦旗生物正致力于嬰幼兒可食用菌株在乳品中的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由錦旗生物自主研發的中國第一株嬰幼兒可食用菌株鼠李糖乳酪桿菌MP108獲得國家衛健委批準。自此,推動了中國嬰幼兒益生菌菌株本土化突破性進展。
郭新梅認為,企業的研發應在立足業績增長短期要求的同時,考慮長遠發展的深入布局,夯實基礎,砥礪前行。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做好產業化研究和技術突破。企業的任務是為消費者提供質量可靠、成本可控的益生菌原料和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將科研的成果轉化為普通百姓消費得起的好產品,才能讓益生菌的健康作用真正普惠于民。這不僅要求企業深耕、突破益生菌產業化的關鍵工藝技術,也是對企業設備升級、產線升級的挑戰,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必經過程。
第二,要深入洞察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目前,消費者對益生菌與健康的關聯認知有了極大的提高,但對其了解和需求還不明確。如何引導消費者明確自己的真實需求,如何將消費者的痛點需求和未被發掘的隱藏需求轉化成企業適合的研發方向、產品設計,是企業接下來要做的。
第三,要加強產學研的深度合作。行業前進、企業創新是長期投入的過程。“我們與江南大學協同創新實驗室不斷深入挖掘新的菌株、新的功能。比如研究的排塑化劑,還有生物富硒、生物富鋅對生長發育促進的作用,在未來會為益生菌產品應用提供更多的循證技術的支持。”郭新梅表示。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