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矯月 梁傲男
2025年全國兩會正在召開。記者注意到,在事關民生的食品飲料行業,代表委員的建言聚焦“產業鏈整合”與“科技創新”兩大主線:一方面,通過標準制定、資源整合夯實產業基礎;另一方面以技術突破、數智化轉型開辟新賽道。兩條路徑協同發力,為食品飲料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強化產業鏈整合與標準體系建設
夯實產業基礎
今年兩會期間,多位食品飲料行業代表委員圍繞產業鏈整合與標準體系建設話題進行討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表示,提升食品產業競爭力需從源頭構建優質供給體系,保護食品來源地生態環境,構建優質食品供給體系。此外,推動產業鏈整合也是提升食品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在余淼杰看來,應根據食品來源地的特點、優勢,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揮帶動作用,整合產業鏈資源,通過技術輸出、品牌共享等方式,幫助中小企業和農戶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信息共享與資源優化配置,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智能化管理,降低運營成本,提升我國食品產業的競爭力。
這一思路在乳業領域也尤為迫切。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創新中心科學研究總監王彩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奶業與全球奶業的競爭已從單一產品轉向供應鏈、產業鏈乃至創新鏈的全面比拼。我國奶業發展水平盡管持續提升,但精深加工環節仍存在明顯短板,乳清蛋白、乳鐵蛋白等關鍵原輔料依賴進口,技術“卡脖子”問題亟待突破。我國需加快建立自主可控的乳業精深加工體系,通過技術攻關強化產業鏈韌性。
產業鏈整合的深層邏輯,還需與標準體系建設形成共振。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以中國風味產業為例表示,全球化趨勢盡管向好,但品牌價值、標準話語權、供應鏈安全、本土化運營等短板制約了產業升級。
張學武表示,應以全局思維統籌產業鏈、創新鏈、政策鏈協同發力,從品牌塑造、標準掌控、技術突圍、屬地融合四個維度協同發力。在他看來,可以由市場監管總局主導立項,牽頭制定《中國風味標準化體系》,明確“中國風味”定義、分類及評價指標,設立《香辛料辣度分級》《發酵工藝參數》等行業標準。
深化科技創新與數智化轉型
驅動產業升級
長期以來,我國乳業的品類多元化不足、產量波動較大、供需均衡性矛盾和深加工不足等矛盾依然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
針對這一痛點,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研發總監史玉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乳業要做大做精乳制品深加工產業,鼓勵龍頭企業帶頭開展基礎性、原創性研發,加快解決關鍵原料保障及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乳業要通過智能制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進一步增加產品品質、擴大市場規模,做強液態奶基本盤。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友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加大力度推動乳品功能性原料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建立健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質量標準和監管體系,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業開展技術創新項目,推動新技術、新工藝在全行業應用。
科技創新的迫切性不僅限于乳業。“科技創新是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企業既要在‘卡脖子’難題上尋突破,也要將科技落實到實際產業場景。”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新希望為例,依托完整的農牧產業鏈,創建了五大產業技術研究院,并在全球生物科技制高地波士頓設立生物工程研究院,進行“豬芯片”、生物安全、非瘟防疫等的研發。
談及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產業的研發創新,全國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聚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設立藥食同源食品技術研發專項基金,加強功效作用物質基礎研究,闡釋藥食同源食品的功效物質基礎,明確其成分種類和理化性質。重點扶持超微粉碎與破壁技術、高效萃取與濃縮技術等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項目;設立協同創新平臺,引導高校、科研院所與藥食同源食品生產企業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數智化轉型為白酒行業注入發展動能。全國人大代表、舍得酒業酒體設計師陳柏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運用物聯網技術和自動化技術,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溫度、濕度、酸度、酒精度等關鍵數據,建立釀造過程數學模型,實現智能監控和精準調控。同時,基于窖池數據,運用AI技術構建的窖池模型指導生產決策,優化窖池使用和釀造工藝,提高優質酒產出率,并在行業推廣,可以提升整個行業的生產過程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
從乳業關鍵原料攻關到藥食同源技術突破,從農牧生物科技研發到傳統釀造的數智化重生,代表委員的討論形成了共識:唯有將科技創新嵌入產業的“毛細血管”,以數智化激活傳統基因,才能突破發展瓶頸,在競爭中贏得先機。
(編輯 上官夢露)
21:18 | 友訊達: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股... |
21:18 | 溢多利:截至2025年4月10日股東總... |
21:18 | 意華股份:公司暫未與小米汽車開展... |
21:18 | 易成新能:截至2025年4月10日公司... |
21:18 | 依依股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00... |
21:18 | 雪峰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雪峰科技:第五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17 | 秀強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監事會第十九次會... |
21:17 | 廈門象嶼: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21:17 | 維遠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五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