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上市公司中報披露接近尾聲,多家百億元級私募二季度出現在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證券日報》記者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梳理發現,二季度共有41家百億元級私募出現在168家(剔除重復)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
多位私募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二季度持股情況來看,相比一季度持倉有所調整,多家私募對部分上市公司有新進或增持表現,體現了風格切換下調倉意愿明顯,但從板塊布局來看,依然維持對制造業等板塊的看好,僅在個股間換手。對于下半年,應在指數波動中尋找更多機會,例如對海運業的提前布局,以及對新能源的長期看好等。
高毅資產持有24只個股
合計市值逾374億元
二季度,高毅資產仍是當之無愧的“持有王”,不僅延續一季度對海康威視、紫金礦業、紫光國微和睿創微納的青睞,還新進了西部超導、華潤三九、恒立液壓、久立特材和天山鋁業等5只個股。數據顯示,二季度高毅資產持有24只個股,合計持有市值為374.42億元,其中,持有的海康威視市值就高達138.68億元;其次,持有的紫金礦業市值達68.35億元;從持股量或持有市值來看,高毅資產均居首位。
同時,玄元投資和迎水投資也在同期持有不少個股。玄元投資二季度持有三棵樹、中泰化學、伊之密、聚隆科技和沃爾核材等17只個股,合計持有市值24.74億元,其中,優博訊和司爾特為新進持股,除三棵樹為增持狀態外,新時達、壘知集團、中海達和同達創業等均持股不變,僅在福能東方和昊志機電有所減持。
雖然二季度迎水投資持有23只個股,在持股數量上與高毅資產近乎持平,但持有市值卻并不高,僅有28.86億元。具體來看,迎水投資持有市值最高的兩只個股分別是東方盛虹、迎駕貢酒,分別為7.22億元、6.65億元,新進奧特維、必創科技、海聯金匯、甬金股份、苑東生物、生益電子和福然德,增持了川發龍蟒、華設集團、迎駕貢酒和長鷹信質,減持了光正眼科、建霖家居,其他均保持不變。
此外,通怡投資持有14只個股,持有市值為13.94億元,包括了遠東股份、沃爾核材、蘇交科、振東制藥、天宜上佳和贏時勝等,其中多只為新進狀態。盤京投資、源峰私募基金、寧泉資產、嘉懇資產等多家百億元級私募,不同程度的持有多只個股。
值得一提的是,新晉百億元級私募的和諧匯一資產,二季度出現在中控技術和山鷹國際兩家上市公司股東中,合計持有市值超過了3億元,其中,中控技術為新進狀態。
整體來看,二季度有41家百億元級私募出現在168家上市公司(剔除重復)股東名單中,合計持倉總市值為704.34億元,其中,新進上市公司72家,減持21家,增持28家,另有53家持股不變(合計有重復)。
持有的130家上市公司
屬于制造業
記者統計發現,在持有的168家上市公司中,僅有38家隸屬其他板塊,其余持有的130家上市公司均屬于制造業板塊。
奶酪基金董事長莊宏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二季度多家百億元私募多有調倉跡象,但對制造業板塊仍持以高度青睞,調倉也僅為制造業板塊中的個股相互調整。上半年對于堅守價值投資風格的投資者來說并不友好,尤其是從收益結果來看,但進入8月份,目前A股行情卻分外珍惜,堅持低估加績優型的投資者,較為看重估值帶來的高安全邊際,經過上半年調整,目前很多優秀標的已經出現,且其價格很合適買入,一直等待的建倉標的跌出了足夠的安全邊際,因此,下半年是堅持風格等待逐步收獲的時節,相對來說持倉可更樂觀。
伊洛投資研究員莊椀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A股整體呈現出寬幅震蕩格局,趨勢性行業持續性不強,因此,每次回調都是很好的機會,目前公司建倉的資產均為中長期看好板塊,且具備一定的估值優勢及行業景氣度拐點特征。
莊椀筌表示,當前順周期板塊受益于全球貿易復蘇及需求復蘇,公司主要增加海運板塊上下游相關標的,以及第二產業的先進制造板塊布局。下半年A股市場仍將受流動性和基本面交織影響,整體會呈現出寬幅震蕩格局,投資者可在震蕩行情里尋求更確定機會,重點是關注景氣度向上的行業,以及具備產業政策變化邊際的行業,并深挖產業鏈景氣度上下游傳導帶來的投資機會,例如海運板塊,本輪景氣度拐點因多重因素疊加,行業景氣度延續性比較強,或將持續2年-3年。此外,制造板塊或因下半年政策影響有望加快發行,利好部分基建細分領域。同時,能源板塊在國內外均受益于長期政策支持,或催化行業前景放量加速。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