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見習記者 肖林秀
新年首月,Wind中藥指數(882572)下跌14.80%,與去年漲勢對比鮮明。指數雖然“熄火”,中藥公司業績卻仍“紅火”。截至2月6日記者發稿,共22家中藥公司發布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12家公司凈利潤預增,2家公司凈利潤略增,2家公司凈利潤扭虧,超七成公司業績預喜。
中藥板塊受國家多項政策大力支持,但同樣面臨集采壓力,專家表示,中藥創新藥或成未來大方向。
指數“熄火”,業績紅火
2021全年,Wind中藥指數(882572)上漲28.62%,其中12月上漲12.50%,為全年上漲幅度最大的月份。2022年1月,Wind中藥指數下跌14.80%,跌幅超2021年全年漲幅一半以上。
1月以來,中藥板塊內跌幅超30%的公司有3家,跌幅超20%的公司有15家。其中,粵萬年青下跌34.3%,跌幅位列中藥板塊第一,隴神戎發、廣譽遠分別下跌31.86%、30.33%位列其后。
指數“熄火”的同時,中藥公司2021年業績預告仍“紅火”。其中,佐力藥業2021年凈利潤約1.7-1.87億元,同比增長91.44%-110.58%;眾生藥業2021年凈利潤約3.3-3.9億元,同比扭虧;特一藥業2021年凈利潤約1.2-1.5億元,同比增長173.87%-242.34%。
對于凈利潤大幅增長,特一藥業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在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中醫藥行業發展的背景下,公司將重點發展中成藥品種。”
總市值達萬億,中藥行業復合增長有望超8%
根據申萬醫藥生物行業分類,截至1月28日收盤,中藥公司總市值為10186億元,占醫藥生物行業總市值16.03%,排名第四。排名前三的為化學制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分別占醫藥生物行業總市值25.28%、20.33%、19.29%。
作為醫藥生物行業大類板塊之一,中藥板塊旗下主要包含中藥材、中藥飲片和中成藥三大子行業。其中,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被統一劃分為中藥制造業。根據工信部最新數據,我國中藥制造業收入規模為6196元,其中中成藥制造行業收入4414億元,中藥飲片加工行業收入1782億元。作為中藥板塊規模第一的子行業,中成藥臨床應用廣泛。米內網最新數據顯示,中成藥在樣本公立醫院用于13大類治療,其中,用于心腦血管系統占比35.00%,用于呼吸系統占比14.67%,用于骨骼肌肉系統占比8.58%。
廣藥集團剛剛入主的康美藥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藥行業發展仍將維持高景氣度,未來長期將超過GDP增速,有望保持在8-10%的復合增長。
集采壓力下,中藥創新藥或成未來方向
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同時,中藥板塊同樣面臨集采壓力。
2021年12月21日,由湖北省牽頭,19省參與的全國最大規模中成藥集中采購開標;2021年12月24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廣東聯盟清開靈等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文件》,6省聯盟采購產品132個。
“集采降價壓力下,中藥創新藥品種不斷增加。由于創新藥的研發過程漫長,且需要耗大量現金流,對醫藥公司的現金流要求較高。”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
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2021年共82款中藥申報臨床試驗,其中,中藥創新藥臨床試驗占比65%。中藥創新藥申報量是2020年的2倍,是2019年的5倍左右。伴隨中藥臨床申請數量上升,中藥新藥獲批數量暴增。2017-2020年,4年僅累計獲批8個中藥新藥,但僅2021年一年,就有12個中藥新藥獲批上市。12個新藥中,7個為1.1類中藥創新藥,占比超一半,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健民集團、一力制藥、以嶺藥業、天士力、方盛制藥、康緣藥業等。
康美藥業上述負責人表示,公司將與廣藥集團共同謀劃布局,創新是未來發揮兩家協同效應的方向之一。
(編輯 白寶玉)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