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臨近一季度末,面對著木漿、能源、化工等物資成本上行與諸多因素影響,龍頭紙企再掀新一輪提價。
近日,包括太陽紙業、金光紙業(中國)、晨鳴紙業等在內的頭部規模紙企,相繼宣布自4月1日起,在目前執行價格基礎上統一再漲價300元/噸。而特種紙提價幅度更高,如五洲特紙宣布所有食品卡紙4月1日起漲價500元/噸。
東興證券分析指出,造紙板塊盈利改善可期,漿價上行,紙廠的漲價函密集發布,綜合后利潤率有望環比改善;從特種紙的提價幅度和節奏看,其下游大眾消費需求景氣之下,持續性預計更好。
一季度即將結束,造紙行業景氣度也逐漸清晰。卓創資訊行業分析指出,文化紙在一季度后期開始迎來傳統旺季,漲價均已落實,成交明顯改善;工業包裝紙整體相對平穩。不過二季度為傳統淡季,面對成本居高不下、主要紙種毛利承壓的局面,市場期待的“反彈行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紙漿市場偏強格局延續
新一輪紙企提價的歸因仍舊是木漿等原物料成本的持續上漲。
卓創資訊行業分析師常俊婷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3月份進口木漿現貨市場價格維持高位震蕩整理態勢,作為提高造紙行業競爭力的國產木漿來說,雖多數自用,但外銷價格亦受外盤、現貨、自身供需影響而隨之上揚。
“消息面上,包括芬蘭歇工、加拿大物流問題、海運緊張等消息不斷,期現聯動增強,進而帶動國產木漿價格上行節奏。”??℃谜f。
對于需求層面的支撐,特別是對近來一輪又一輪的多紙種提價,??℃帽硎?,3月底有文化紙、白卡紙新產能投放,雙膠紙發布4月份漲價函,這都利好市場信心的提振。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短期國產木漿供需面無明顯起伏,而從相關性看,國產木漿與進口木漿價格保持高度正相關,但因國產漿廠自用居多、外銷有限,因此價格調整幅度及速度緩于進口木漿,因此短期來看,國產漿價會高位震蕩整理,預計偏強格局延續。
對于紙漿市場的持續上漲,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指出,木漿價格持續上漲,推動漿紙系紙種漲價,需求較好的細分賽道紙種,如裝飾原紙、文化紙實現漲價落地,盈利有望維持或改善。
特別是對于文化紙來說,《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伴隨著文化紙旺季的到來,頭部紙企提價和挺價意愿明顯。以太陽紙業和晨鳴紙業為例,兩家公司在3月份已接連提價2次,月內累計漲幅達600元/噸。此次又宣布4月份再上調300元/噸。
有紙企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供應層面上,隨著今年以來進口文化紙對國內市場沖擊的逐漸消除,國內文化紙市場的供需格局在慢慢改善,文化紙企在逐步走出低谷期。同時,3月份開始至5月份,是國內教輔材招標旺季,文化紙特別是雙膠紙的下游需求有明顯改善,因此也讓各大紙企有了提價的底氣。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隨著下游需求的恢復,經銷商對紙價的接受度也有所增加,在紙漿價格不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下,預計后續文化紙的市場價格仍有200元至300元的上漲空間。
預期“反彈行情”并不容易
隨著今年一季度臨近尾聲,造紙板塊今年以來的表現逐漸清晰,對于接下來的行業預判也是喜憂參半,整體來看,想說業績“反彈行情”不容易。
對于文化紙行業來說,如前所述,今年一季度文化紙迎來旺季,成交明顯改善,只是同比去年一季度,景氣度下滑明顯。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去年一季度,受國內外多重利好因素影響,文化紙企身處上升通道,在當時的背景下,包括晨鳴紙業、太陽紙業的多家頭部紙企,均創下了歷史同期最好或者較好的業績。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目前隨著紙價的回升,文化紙企業的盈利狀況有所恢復,只是由于紙漿價格在高位震蕩,紙企想要恢復到去年同期的盈利水平幾乎不太可能。
對于接下來的走勢,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認為,在成本上行期,包括太陽紙業、博匯紙業、晨鳴紙業在內的具備漿紙一體化優勢的頭部紙企,有望充分受益于自產(或集團)木漿成本優勢,噸盈利改善向上。從需求層面來看,卓創資訊分析認為,二季度教輔教材訂單將持續釋放,但隨著5月末左右訂單結束,需求壓力會逐漸增加。
再看包裝紙行業。近幾日,包括玖龍、理文、山鷹等多家紙業巨頭陸續宣布停機減產,在此帶動下,近期紙價整體水平略有上升。
“二季度是包裝紙行業淡季,價格下跌概率比較大,紙廠進一步提價的意愿比較強,但主要還是看出口端支撐。”卓創資訊分析師孔祥芬表示。
卓創資訊分析師李莉結合今年1至2月份瓦楞紙的進出口數據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瓦楞紙累計進口數量約36.18萬噸,同比減少27.77%;累計出口量約0.63萬噸,同比減少32.01%。“目前國內瓦楞紙市場行情較為低迷,紙價處于震蕩調整期,因此國外進口紙流入國內風險性增加,在國內外套利空間收窄情況下,預計3至4月份進口量難有較大增長空間。”李莉說。
對于近期表現搶眼的特種紙,華安證券認為,特種紙板塊提價落地能力強,板塊估值極具性價比。近期,食品卡、格拉辛紙、裝飾原紙等高景氣特種紙也陸續上調價格,特種紙相比大宗紙具備生產及銷售端雙重壁壘,直銷模式下預期提價落實情況更優。
(編輯 田冬 才山丹)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