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堯
5月31日,同花順數據要素概念指數漲2.33%。個股方面,久遠銀海、新炬網絡、啟明信息、深桑達A、中遠??频葷q停。而本周(5月29日至5月31日),數據要素指數期間累計上漲4.97%,大幅跑贏上證指數(期間累計跌幅0.25%)。
同日,深圳市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提出要培育高質量數據要素市場。2023年年底前出臺公共數據開放管理辦法、公共數據資源目錄,制定公共數據開放計劃。中銀證券表示,2023年,數據要素產業有望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發展,今年將成為整個行業的拐點之年。
多地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自從2022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提出數據二十條政策舉措。全國各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政策利好。
5月30日,北京市印發《北京市促進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針對提升算力資源統籌供給能力、提升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能力、系統構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術體系等五方面提出若干具體措施;同日,浙江省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顧文海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的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浙江作為數字經濟大省,高度重視加強數據知識產權保護,著力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中信證券在5月30日發表的研報表示,自2014年“大數據”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政府多次強調數據要素的重要性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以健全數據要素市場,充分彰顯國家對數據要素市場的重視,有望促進數據要素的高效利用。
行業正迎來重要邊際變化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數據要素的重要性越來越高,諸如ChatGPT帶來了AIGC發展熱潮,而AIGC的基礎是算力、數據和算法,其中數據需要高質量數據,這就對數據要素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信證券表示,海外各國在數據權屬界定、數據保護等方面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規,并針對交易模式、數據開放等方面落地相應發展戰略,受國情差異影響,戰略選擇也各具特色。
而在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當前正迎來重要的邊際變化。中銀證券表示,市場規模存在4倍增長空間,有望超3000億元,若對標美國,則潛在市場空間超6000億元。數據要素產業鏈或將成為拉動經濟新引擎,未來隨著數字經濟在政務、工業等領域的進一步滲透,數據要素市場規模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特別是國家數據局有望打通部門之間、系統之間、區域之間的阻礙,實現數據要素的互聯互通,解決過去數字經濟中存在的多頭管理的問題。2023年有望成為數據要素產業拐點之年。
機構普遍看好數據存儲、分析等環節
從產業鏈角度看,數據要素主要包括采集、存儲、加工、分析、確權、定價以及交易環節。在這些環節中,上市公司都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投資者也可以找到投資機會。
中銀證券表示,從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角度綜合分析,應當重點關注存儲、分析和交易環節。存儲和交易環節市場相對成熟,具備核心系統替換經驗的數據庫廠商以及數據分析領域垂直行業的龍頭優勢突出;交易市場以公共價值為導向,目前廠商多是以股權為紐帶參股數交所,協同布局從數據供給到數據服務全流程業務,建議關注具備國資背景且實現全產業鏈覆蓋的核心廠商。
廣州市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數據要素板塊近期逆勢放量上漲。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市場規模最大的三個環節:數據存儲、加工和分析。”
中信證券表示,以傳媒互聯網板塊為例,其數據要素領域的投資主要圍繞兩大主線展開。1.國有出版集團內容數據資產儲備豐富,有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潮下,依托數據資產的稀缺性、價值倍增效應、交易流通體系實現價值重估等;2.頭部互聯網平臺在業務過程中積累了海量數據,隨著數據要素的確權、估值體系完善有望拓寬變現路徑,同時數據要素的規范化交易和應用亦能賦能廣告、游戲、電商等業務,帶來產品服務優化和商業化能力提升。
表:5月31日,數據要素概念板塊漲幅超5%個股一覽
制表:姚堯
(編輯 白寶玉)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低暟l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