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世碧
6月份以來,截至6月5日,鈣鈦礦電池板塊集體異動,其整體漲1.68%,跑贏上證指數(月內累計漲0.87%)。其中,曼恩斯特、微導納米期間累計漲幅居前,期間累計漲幅分別為15.51%、10.42%。
表:月內累計漲幅超2%的鈣鈦礦電池概念股
制表:任世碧
對于近日鈣鈦礦電池板塊的行情表現,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排排網公募產品運營經理徐圣雄表示,鈣鈦礦電池在技術上不斷實現突破,轉換效率持續刷新新高,市場對于鈣鈦礦電池行業發展信心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從而帶動了鈣鈦礦電池板塊企穩反彈。
鈣鈦礦電池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速
作為最具競爭力的光電材料之一,隨著鈣鈦礦電池技術不斷進步,鈣鈦礦電池行業迎來加速發展。
近日,英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公司牛津光伏(Oxford PV)宣布,258.15平方厘米商用尺寸的鈣鈦礦/晶硅串聯太陽能電池可將28.6%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創造了新的效率紀錄。日前,新紀錄創造者來自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KAUST光伏實驗室(KPV-Lab)宣布鈣鈦礦/硅疊層太陽電池最高效率,認證效率達到33.7%,超越了此前其創造的33.2%記錄。據研究人員稱,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串聯設備效率。
近期,經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SE)權威認證報告,我國鈣鈦礦電池龍頭企業隆基綠能在商業級絨面CZ硅片上實現了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31.8%的轉換效率,這也是目前基于商業化CZ硅片上疊加鈣鈦礦所獲得的最高國際認證轉換效率。
近年來,鈣鈦礦電池的利好政策頻出。2022年8月份,科技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年—2030年)》提出,研發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等技術;2022年10月份,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健康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出,突破高效晶體硅電池、高效鈣鈦礦電池等低成本產業化技術,推動光伏發電降本增效;2023年1月份,工信部等六部門發布的《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鈣鈦礦及疊層電池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應用,提升規模化量產能力。
據中金公司估算,鈣鈦礦單結組件、全鈣鈦礦雙結疊層組件的度電成本極限分別約0.255元/度、0.224元/度,較單結晶硅組件的極限值0.285元/度分別低11%、21%。若鈣鈦礦電池組件技術進一步實現這一度電成本目標值,將撬動標準地面、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千億元市場空間。
談到鈣鈦礦電池產業化發展前景,東亞前海證券表示,鈣鈦礦電池產業處于0-1發展階段,基于鈣鈦礦材料本身具備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疊加各研發團隊在技術上不斷進步,包括效率、穩定性等方面突破,使其逐漸走出實驗室。在政策+技術突破主導下,鈣鈦礦電池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
“鈣鈦礦電池的發展備受海內外關注,這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理論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等多重優勢,是太陽能電池產業的未來重要研究及發展方向,具有較好的行業前景。”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記者表示。
機構:關注龍頭股估值修復機會
今年以來,鈣鈦礦電池板塊持續回調,其整體跌1.38%,跑輸上證指數(年內累計漲4.63%)。其中,利元亨、賽伍技術、金剛光伏、隆基綠能、皇氏集團、帝爾激光等6只概念股年內累計跌幅均超20%。
鈣鈦礦電池板塊經過前期回調后,目前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截至6月5日,鈣鈦礦電池板塊最新動態市盈率為14.63倍,低于A股整體估值水平(17.92倍)。其中,通威股份、隆基綠能等2只龍頭股最新估值均不足20倍。
對于鈣鈦礦電池板塊的投資機會,陳靂表示,鈣鈦礦電池產業化進程如火如荼,可以抓住投資機會,選擇合適的鈣鈦礦電池板塊標的進行投資,建議重點關注具有技術研發及生產優勢的行業龍頭企業估值修復機會。
黑崎資本高級研究員曾盛告訴記者,隨著技術不斷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光電轉換效率不斷提高,成本逐漸降低,鈣鈦礦電池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將更加明顯,有望替代傳統的硅基太陽能電池。在政策的助推下,其未來產業發展前景被市場廣泛關注,也吸引市場資金的青睞。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認為,2023年,隨著鈣鈦礦電池實驗室、試驗線、量產線效率的不斷提升,且鈣鈦礦組件穩定性得到權威機構的認證,行業迎來加速發展機遇。鈣鈦礦設備主要包括鍍膜設備、激光設備、層壓設備等,其中鍍膜設備具有較高的競爭壁壘,如何實現大面積的均勻鍍膜是難度較高的技術關鍵點,建議關注鍍膜設備供應商。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趙子強)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