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口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創業板發行審核近期頻向申報亂象“亮劍”。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券商人士處了解到,針對申報文件粗制濫造行為,深交所近期打出了現場督導、自律監管、約談提醒等組合拳,督促中介機構履行信息披露核查把關責任。在強監管震懾下,創業板“撤材料”現象明顯增多,截至記者截稿,已有56家公司撤回了申請。
發行承銷環節也感受到了監管壓力。針對發行承銷中存在的業務操作、信息披露等違規或不規范行為,已有16家承銷商被交易所談話提醒或收到監管關注函。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交易所加強把關,是加強把好信息披露的質量關,并非在發行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之外新設關口、提高門檻,也并非放緩審核速度。相反,申報材料質量提升會讓審核變得更高效。在試點注冊制背景下,監管層非常有必要及時“亮劍”,督促中介機構勤勉審慎歸位盡責。
申報亂象治理不斷升級
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以來,深交所已受理首發、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申請合計達834家。在受理和發行審核過程中,深交所發現申報文件質量差、中介機構履職不到位的情況反復出現。為了督促發行人承擔起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的第一責任,督促中介機構履行信息披露核查把關責任,深交所近期措施不斷。
據券商人士介紹,在過去幾個月連續對IPO申報文件質量差、中介機構履職不到位提出批評后,2020年12月,深交所再對創業板注冊制下2家IPO項目中出具《監管函》,對2家發行人、4位保薦代表人共采取了4次書面警示監管措施。
據了解,深交所在審核中發現,上述被采取監管措施的創業板IPO項目,招股說明書存在多處數據調整且前后差異較大、多處事實披露與發行人實際情況不符、對于同一數據前后披露不一致等問題。發行人未按照招股說明書格式準則的規定準確披露發行人被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的情形,披露信息、核查結論與工作底稿對同一事項的信息披露前后存在實質性差異。
此外,還有1家保薦人、1家律師事務所、2位保薦代表人在上月因申報文件中關于限售期安排、毛利率數據錯誤,以及未核查并披露實際控制人涉嫌行賄事項的行為,收到深交所《監管關注函》。
不僅是申報環節感受到了交易所的嚴把關,發行承銷方面也感受到了監管壓力。據了解,針對發行承銷方面存在的業務操作、信息披露等違規或不規范行為,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以來交易所已對16家承銷商采取談話提醒、出具監管關注函的工作措施。
在發行承銷環節,深交所發現了諸多違規或不規范情形,如發行中存在影響投資者判斷的信息披露錯誤;在發行的業務操作中,相關參數錄入錯誤、未及時完整提交相關文件,未按規則要求及時報送承銷總結或發行情況報告書等。
有投行人士透露,為督促保薦人和獨立財務顧問提高申報質量,深交所未來將在審核動態中列示申報項目存在補正情形的保薦人及獨立財務顧問名單,申報文件質量差的保薦機構將被點名批評。
現場督導嚇退渾水摸魚者
“2020年12月,深交所決定對8家IPO項目的保薦人、1家并購重組項目的獨立財務顧問開展現場督導,有5家公司在督導組進場前撤回了申請。”最新一期的創業板注冊制發行上市審核動態里,提到這樣一組數據。
據了解,在上述重大資產重組申請撤回案例中,某上市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某標的資產71.30%的股權,該標的資產主營業務為信號鏈和模擬芯片的研發與銷售,因報告期內標的資產業績出現爆發式增長被交易所反復問詢,但上市公司及中介機構的問詢回復并未按照要求予以針對性披露,最終在交易所發出現場督導函后,上市公司和獨立財務顧問撤回了申請。
2020年10月以來,深交所不斷豐富把關手段,除了采取監管措施,還啟動了現場督導,前往保薦機構辦公場所,通過現場問詢、核對底稿、人員約談、要求保薦人進行補充核查等方式,對保薦機構履職進行檢查監督。
現場督導有效傳遞監管壓力,取得了良好效果,近3個月來,發行人主動撤回申請材料的“終止審核”現象明顯增多。截至2021年1月26日,深交所創業板共受理首發申請543家,27家公司終止審核,其中24家為近3個月新增。在24家“終止審核”企業中,21家為主動撤回申請。
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申請方面,截至1月26日,深交所共受理再融資申請275家,27家公司終止審核,其中15家為近3個月新增;深交所共受理重大資產重組申請16家,終止審核5家,其中2家為近3個月新增,均發生在去年12月。創業板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申請終止審核均系發行人主動撤回申請。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