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成立,深耕甾體藥物領域15年后,共同藥業終于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甾體類藥物是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類化學藥。共同藥業專業從事甾體藥物原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在甾體藥物起始物料領域,公司是國內領先的供應商之一。
此番登陸創業板后,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共同藥業最新招股書中提到,力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甾體藥物生產企業”。
15年深耕,成就甾體藥物領軍企業
甾體藥物主要包括皮質激素、性激素和孕激素和其他類,它們是在研究哺乳動物內分泌系統時發現的內源性物質,在維持生命、機體發育、免疫調解、皮膚疾病治療及生育控制方面具有明確的作用。
來自湖北省宜城市的共同藥業成立于2006年,公司自設立以來即從事甾體藥物行業,主要產品為甾體藥物生產所需的起始物料和中間體。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系祖斌、陳文靜夫婦。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歷經15年的發展后,共同藥業已成為甾體藥物起始物料領域的領軍企業,是國內領先的供應商之一。在中間體領域,公司則依托起始物料產品的優勢,且在酶轉化和化學合成技術上具備行業領先水平,公司具備更強地向產業鏈下游延伸的能力,目前可生產的產品種類多達100余種。
“公司的產品種類豐富,能夠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并受到市場認可。”共同藥業招股書披露稱,共同藥業與國內甾體藥物龍頭企業天藥股份、溢多利,以及國際知名制藥企業CHEMO、AMRI等國內外客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豐富的產品矩陣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業績。據招股書披露,2017-2019年,共同藥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34億元、4.37億元、4.65億元;分別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44萬元、7068萬元、7300萬元,呈持續增長趨勢。
時至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位居湖北的共同藥業業績也一度出現波動。2020年度(經大信會計師審閱,未經審計)共同藥業銷售收入4.68億元,較2019年度增長0.71%;凈利潤為5309.42萬元,較2019年度下降27.26%。
好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共同藥業快速恢復業績增長。根據公司管理層初步測算,公司2021年1-3月營業收入預計為1.1億元至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7.87%至306.1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00萬元至200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00萬元至1800萬元,與上年一季度相比,實現扭虧為盈。
共同藥業表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公司上下游行業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生產經營已恢復正常。自審計截止日至本招股書簽署日,公司整體經營狀況、盈利能力穩定。
研發驅動,工藝技術持續行業領先
甾體藥物領域作為典型的技術創新推動型行業,技術創新是保持持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共同藥業的主要競爭優勢之一正是公司的技術優勢。“公司在生物發酵、酶轉化、化學合成等生產所需工藝技術上屬于行業領先,公司是國內行業中較早掌握利用植物甾醇通過生物發酵技術生產起始物料的企業。”
根據最新招股書,截至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共同藥業擁有7項已授權專利,在申請專利23項。
不僅如此,共同藥業的科技創新獲得了各級政府及主管部門的認可和獎勵。公司被認定為“湖北省植物甾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甾體藥物及中間體工程研究中心”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并獲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獎”和“發展工業經濟優秀單位”等榮譽,憑借“利用植物甾醇發酵生產雄烯二酮新工藝”獲得了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頒布的“中國好技術”稱號。
科研成果的獲得和工藝技術的領先離不開持續地研發投入。據招股書披露,圍繞著主營業務,共同藥業積極在相關產品的生產技術上提出創意并實踐,對不同產品的工藝路線、原輔料選擇、投料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發創造。
目前來看,共同藥業采取以公司的技術人員進行自主研發為主,與高等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研發為輔的研發模式。
共同藥業設有三個研發中心:武漢地區與湖北工業大學合作建立研發中心,獲批湖北省工程技術中心,研發項目全面,包括生物發酵、化學合成、生物轉化等技術;共同藥業宜城工廠,是湖北省級研發平臺,方向主要為化學合成研發技術;共同生物丹江口研發中心,研究方向主要為生物發酵技術。
根據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共同藥業各期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346.44萬元、2710.41萬元、2605.57萬元和641.65萬元。相比同行業可比公司,2017-2019年度公司的研發費用率略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注重研發創新的同時,共同藥業對于科技人才的培養也不遺余力。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研發及技術人員42名,占員工總數比例為9.88%。
為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素質,共同藥業多年來采用外請內培等多種方式,不斷充實自身的專業人員隊伍,通過選派員工到科研院所進行專業理論、開發理念和實驗技能的培訓,培養了一批掌握了甾體藥物原料相關技術的科研人員隊伍。
順勢擴產,借資本市場東風揚帆起航
成立15年后,眼下的共同藥業終于登陸創業板。招股書顯示,共同藥業擬募集資金6.5億元,其中6億元擬用于黃體酮及中間體BA生產建設項目。上述項目建成后能達到年產800噸BA(雙降醇)、200噸黃體酮生產能力。
為何共同藥業擬將募集資金的超九成用于“黃體酮及中間體BA生產建設項目”,這對于公司未來影響如何?
共同藥業招股書披露,雙降醇是合成黃體酮的重要原料。近年來,黃體酮的出口規模在6000萬美元至10000萬美元左右,是我國甾體激素藥物中出口規模較大的品種之一;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的銷售金額于2018年已達到12.56億元,是我國甾體激素藥物國內市場的重要品種之一。
此外,由于雙降醇側鏈的原因,其能夠通過簡單的步驟合成多種具有很大商業價值的產品,比如熊去氧膽酸。
“公司募投項目所生產的雙降醇及黃體酮的未來市場容量較大,公司需要對上述產品提前布局,擴大相關產品的產能以鞏固自身在‘植物甾醇-雙降醇-黃體酮’路線上的領先優勢。”共同藥業招股書中表示。
事實上,從整個甾體類藥物行業來看,共同藥業的布局也頗具前景。據共同藥業招股書披露,起始物料是生產下游甾體激素藥物的核心原料,目前全球生產的甾體類藥物已超過400種,其中最主要的是甾體激素類藥物,近30年來國際市場甾體激素藥物銷售額每年以10%-15%的速度遞增。
不只是國際市場的增長,在甾體類藥物市場,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加強。“由于我國成本優勢較大、生產工藝不斷提升,我國甾體藥物生產企業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共同藥業招股書披露,國際醫藥巨頭開始進行戰略調整,逐步退出部分上中游產品的生產業務,促進了全球甾體藥物生產的產業轉移,中國逐步成為世界甾體藥物起始物料的生產中心,有利于促進國內甾體藥物上游產業的整體發展。而共同藥業作為甾體藥物原料行業中的領先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根據發展規劃,共同藥業將以本次新股發行上市為契機,通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建設,專注于甾體藥物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甾體藥物行業產業鏈提供更為豐富的上游產品并朝附加值高的下游產品延伸,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甾體藥物生產企業。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