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創業板迎來開板12周年日。截至目前,創業板公司數量達1050家,總市值為13.09萬億元。市場評價,12年來,創業板始終保持初心,積極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有力推動了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十四五”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壯大產業發展新動能。
截至目前,創業板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九成、戰略新興產業企業近六成。創業板以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柱,產業結構與A股整體存在明顯區別,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四個產業已呈現出明顯的集聚效應,數量合計近500家,占創業板公司總家數的比重合計近50%。
這背后,創業板積極引導上市公司堅定耕耘自主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蓬勃動能;推動上市公司內外兼修推進轉型,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通過創新驅動引領革新,加快賦能傳統產業。
數字會說話。2009年至2020年,創業板公司累計總研發投入超5000億元,且板塊公司總體研發強度不斷增加。創業板超百家公司擁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踐行者。
創業板公司一方面依托國內市場和產業體系,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擁有與主營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13萬余項,并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近六成公司的產品和技術還實現了進口替代,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另一方面堅持開放創新,參與全球產業價值鏈建設,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增添動力。
直融“活水”精準滴灌
通信設備行業公司信維通信2010年上市時營業收入僅1.4億元,凈利潤不足0.5億元,至2020年收入已達63.94億元,凈利潤近10億元,成為全球領先的泛射頻元器件供應商。
藍思科技在2020年度以前通過定向增發、公開發行可轉債共募集80億元,用于消費電子外觀防護玻璃等項目,相關項目已貢獻收益超40億元,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消費電子防護玻璃領域的龍頭地位;2020年2月再融資制度修訂后,公司于當年4月推出定增方案,于12月共募集149億元,用于3D觸控功能面板和生產配套設備、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等項目。
諸多的例子可以看到,創業板通過發揮直接融資功能,高效支持企業成長。
數據顯示,從首批28家公司上市,到創業板公司數量超過1000家,創業板有效發揮直接融資功能,為雙創企業發展注入活力。截至目前,創業板公司累計IPO融資6080.35億元,再融資4815.81億元,股權融資金額合計10896.16億元,資金直接投向創新創業領域,進一步推動新經濟發展。據統計,創業板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IPO募資合計3327.74億元,占板塊總體的54.73%,再融資募資合計3617.80億元,占板塊總體的75.12%。
創業板充分發揮平臺優勢,支持公司深耕主業的同時,通過并購重組實現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已實施完成460單重組,總交易金額超4200億元。
一大批掌握核心技術、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優質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登陸創業板市場,創業板公司已經實施完成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中,標的資產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生物醫藥產業等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方案占重組方案總量的超五成。
踏穩全面推開注冊制
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
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的持續增長,離不開保持改革定力、激發市場活力。
2020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會議通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正式啟動。8月24日,首批18家創業板注冊制企業順利上市,本次改革以注冊制為主線,在首發、再融資、并購重組等領域全面實施注冊制,同步推進“增量+存量”改革,勇闖改革深水區,為服務實體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改革落地至今,市場總體運行平穩,主要制度規則和技術系統運行順暢,市場主體改革“獲得感”較強,改革成效顯著,為全市場進一步深化注冊制改革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截至目前,深交所已受理752家首發、392家再融資、24家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申請,當中,222家公司實現上市,融資1702.66億元;279家次再融資已注冊生效,擬募集資金2851.60億元,其中203家實施完成,實際融資1,927.25億元。
與此同時,創業板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據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深交所共處分創業板上市公司超20家次,相關責任人員超110人次,延續從嚴監管態勢,維護市場公平公正秩序。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指出,創業板認真貫徹中辦、國辦發布的《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全面落實“零容忍”的工作方針,嚴厲處分財務造假等惡性違法行為,堅決追究相關機構和人員的違規責任。
推動科技、資本
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創業板打造了科技創新創業有機結合的廣闊平臺,涌現出一批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產業、企業,有力支撐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我國新能源鋰電池的產業化進程保持全球領先地位,離不開以寧德時代為首的一批創業板鋰電池公司通過原始創新帶動產業快速發展。
這其中,寧德時代作為全球鋰電池行業領軍企業,公司動力電池使用量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擁有全球最廣泛的整車廠合作伙伴,研發能力涵蓋材料研發、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測試分析、智能制造、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等各個領域,公司主導和參與修訂超過50項國內外標準。
通過融合發展迭代升級,新經濟發展生態圈逐步建立。
創業板培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夯實了新經濟發展的生態基礎。創業板593家公司在上市前累計獲得561.75億元的創投機構投資,以目前股價模擬測算投資增值近15.52倍,這些創投資本退出后又重新投入早期階段的新經濟企業。創業板帶動了創投產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資本“投資、退出、再投資”的良性循環。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