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深淵的開始,還是結束?
A股上市公司*ST海潤(600401.SH)今日開盤即跌停。A股中的跌停并不奇怪,少見的是,其股價已低于1元,午盤報0.97元,成為近12年來A股首只仙股。
仙股中的“仙”字本來是香港人對英語“cent”(分)的譯音,因為英語沒“毛”,在港股市場上,價格低于1元就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通常認為已成“仙”,A股市場也沿用同樣的俗稱。
*ST海潤股價低于1元成近12年來A股首只仙股
在1元上方盤旋多日的*ST海潤繼昨天大跌后,股價今日開盤跌停,報于0.97元,成為自2006年之后,12年來A股市場首只低于1元的股票。
統計數據顯示,此前A股市場的仙股還要追溯到2006年,尤其2005年和2006年正是A股仙股最密集的一段時期,此后再無仙股出現,直到*ST海潤。
彼時仙股批量出現的一個背景是,A股市場自2001年便陷入漫漫熊市,至2005年,已調整達5年之久,市場氛圍一路冰凍。2006年市場雖有回暖,但牛市還未啟動,信心仍舊低迷。
多家公司業績的持續不景氣也是這些公司股價成“仙”的誘因。如平潭發展的前身中福實業在2001年~2006年的6年時間里,有5年虧損,僅2002年度小幅盈利344萬元,其營收更是常年低于1億元。順發恒業的前身*ST蘭寶則在2003年~2005年連續3年虧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彼時基本淪為“殼”身,此后大部分公司都被借殼并更名。其中包括當年轟動一時的銀廣夏,現在已變身西部創業。
*ST海潤為何成“仙”?
*ST海潤公司全稱海潤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光伏行業的多晶硅片、組件等產品的生產,公司于2003年登陸A股。
公司在上市之初的2003年~2005年,曾連續3年實現盈利,不過自2006年開始,公司便連續3年虧損;2009年扭虧,直到2012年,保持了4年的持續盈利。自2013年開始,公司重新陷入虧損,2014年則巨虧近10億元;2015年微利,2016年則再爆超過10億元的虧損。
“成仙”的導火索來自1月30日晚間。當晚*ST海潤連發多條公告,條條“勁爆”。業績方面,公司預計2017年將虧損23.7億元~28.4億元,虧損額較以往年度明顯放大;同時,公司坦陳,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名下銀行貸款等4.26億元債務已逾期;此外,公司還稱涉及的訴訟(仲裁)金額合計高達11億元;鑒于以上不利因素,公司提示存在暫停上市風險。
此外,1月30日晚間,多家公司集中爆出地雷,加劇了市場對于一些業績常年不佳公司的擔憂,避險情緒上升。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此番仙股出現的市場環境與上一次仙股批量出現頗有幾分相似。
其一,上次是A股市場總體持續調整,市場信心低迷,很多殼股的價格不斷探底。此番則是中小市值股票地雷不斷,持續跑輸大盤股已久,很多從高價股淪為低價股。
其二,上次是很多公司連續數年虧損,本來就接近退市狀態。此番這樣的公司也不少。除了*ST海潤外,當前股價處于第二低的*ST銳電(601558.SH)在2015年和2016年就連續兩年都巨虧數十億元,2017年度雖然預計實現盈利,但預計盈利額度并不大。公司近日仍提示可能存在暫停上市風險。
這只“仙股”套住了不少投資者23萬散戶已哭暈
根據*ST海潤2017年三季報,其股東仍多達23.74萬戶,不過2017年四季度以來,公司股價跌勢不止,投資者多數虧損。
“之前看到業績預報,徹底震驚,炒了八年股,總資金雖不算大,曾經在一只股上割肉了17萬,為此下定決心,絕不割肉,眼看3元買的*ST海潤如今1元不到,兩年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確實心里沒底,不知下步如何走,現在回頭看自己的堅持,盲目無知。”*ST海潤的一位投資者表示。
根據滬深交易所最新規定,在滬深交易所僅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如果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股票面值,公司將被終止上市。
在*ST海潤股吧里走一圈,看底下的評論,絕大部分散戶如果做錯了投資,基本會選擇就地臥倒,等著有一天被炒上去然后解套,支撐他們的這一信念是“沒有只跌不漲的股票”,在過去,A股確實如此,一輪牛市過來,便可雞犬升天。然而,當前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沒有盈利性改善,沒有流動性溢價,估值高企的中小票還有牛市基礎嗎?*ST海潤目前的狀況可能只是一個開始,沒有基本面支撐的股票,恐怕沒有未來。或者,港股可以作為它們的鏡鑒。
A股港股化:一波僵尸股襲來
港股過去一年牛冠全球,事實上只有不到一半的股票上漲,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于,在港股的這波牛市中,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僵尸股。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收盤,剔除停牌個股,港股有151只個股無成交,世大控股全天成交額只有88港元,成交量2000股,收盤價為0.048港元。
剔除151只無成交個股,成交量在5000港元以下的有33只個股。
這種類型的股票,當你買了后,可能需要非常好的耐心等待下一位玩家進場,A股雖然總體成交仍比港股活躍,但實際上一波“僵尸股”正在趕來。據格隆匯此前統計,2017年日均成交額小于1000萬的股票,數量明顯在增加,并且都是中小股票。
當市場的流動性無法撐住中小票奇高的估值,將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股票流動性不足,意味著當你想賣出股票的時候無人接盤,進一步削弱對資金的吸引力,市值持續縮水的同時進一步收緊流動性,循環往復。
剛剛過去的2017年,無論A股還是港股,兩極分化都非常嚴重,滬深300和上證50指數領漲,創業板指下跌,核心原因是估值的差異,資本不會說話,但會用腳投票。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19:28 | 聚焦智能化與安全配置 全新智己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