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滬深A股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先揚后抑,波動明顯加大,同時成交有所萎縮。截至上周五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52.76點,一周累計下跌3.58%;深證成指收報10439.99點,一周累計下跌5.53%;創業板指收報1726.02點,一周累計下跌5.23%。
行業板塊表現方面,上周無一板塊上漲。其中,農林牧漁、醫藥生物、銀行、休閑服務、國防軍工等板塊跌幅相對較小,鋼鐵、建筑材料、家用電器、通信和采掘等板塊跌幅較大。
中金公司:
對于相關海外不確定因素對A股市場的影響,投資者不宜過分加大對波動預期。結構方面,鑒于外需占比較大的部分行業和公司可能受到海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投資者可以更加注重內需相關板塊。
中信建投:
建議以低倉位均衡配置策略來應對市場波動,規避鋼鐵、煤炭等周期板塊,紡織服裝、電子、機電、家電、家具等出口占比較高的行業,以及金融、航空、航運等行業。
安信證券:
短期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都是階段性的,且最終影響可控。近期市場主線依然是在成長板塊中尋找基本面扎實的優質公司,同時適當關注一些估值合理、盈利水平平穩的消費品公司。
銀河證券:
短期不確定因素將加大市場波動,但對A股市場的中長期影響不大,震蕩回調或是較好買點。另一方面,A股被納入MSCI指數日期臨近,疊加經濟基本面向好預期,中長期市場仍然樂觀。
湘財證券:
短期海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依然存在,市場或將繼續震蕩整固。但由于上周市場震蕩幅度較大,不排除本周市場出現技術性反彈的可能。建議圍繞結構、聚焦業績,關注“補短板”受益板塊。
廣發證券:
風險偏好波動通常帶來交易機會而非影響趨勢,但由于短期不確定因素猶存,將使得本次風險偏好恢復過程更為緩慢。
海通證券
兩位數的企業盈利增長水平將支撐市場
隨著披露年報、季報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多,將進一步確認企業盈利水平保持高增長態勢。截至3月23日,披露2017年年報和業績快報的A股公司共有2054家,A股市場整體披露率為58.7%,其中主板公司披露率為22.8%,中小板公司為99.9%,創業板公司為100%。以披露2017年年報和業績快報公司為樣本,自2016年中以來這些公司盈利水平開始回升,凈利累計同比增速從2016年二季度最低的0.4%一路回升至2017年四季度的17.8%,盈利水平向上趨勢保持不變。
從單季度盈利水平來看,這些公司2017年四季度、2017年三季度凈利單季度同比增速為27.9%、19.0%,業績也在持續好轉。
分板塊來看,主板公司2017年四季度、2017年三季度歸母凈利累計同比增長19.0%、18.4%,中小板公司為23.5%、23.3%,創業板公司為-4.8%、7.2%。整體來看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業績向好,而創業板公司業績有所下滑。
分行業來看,周期類公司業績表現最為亮麗,如鋼鐵行業2017年、2016年凈利累計同比(行業披露率)增長645%、82%,有色金屬行業為106%、2786%,建材行業為91%、45%。而部分行業業績增速放緩,如農林牧漁行業為-35%、123%,傳媒行業為-37%、32%。
分市值來看,市值越大的公司業績往往更亮麗。統計顯示,當前市值在50億元以下公司2017年歸母累計凈利同比(公司家數)增長-5.51%,50億元到100億元市值的公司為29.18%,100億元到200億元市值的公司為28.68%,200億元到300億元的公司為43.80%,300億元以上的公司為14.89%。
有投資者擔心,利率上升會影響企業盈利水平的提升。回溯歷史可以發現,溫和通脹階段企業盈利水平向好。預計2018年CPI同比增長2.4%,處于溫和通脹區間,顯示企業仍有能力轉嫁上游漲價成本,從而整體盈利能力仍將保持高增長態勢。
兩位數的A股公司盈利增長水平有助對沖短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我國目前正步入經濟平穩增長、企業盈利水平向上的階段,主要源于產業結構優化、行業集中度提高、企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們預測,2018年A股公司凈利同比增長將達到13.5%,對應ROE(TTM)為11%,2018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將達13%到15%。統計顯示,2005年以來A股公司凈利同比增速達到兩位數的年份共有7次,分別是2006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和2017年。其中,前三次盈利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為A股市場帶來牛市,如2006年A股公司歸母凈利同比增速、萬得全A年漲跌幅為31.4%、112.0%,2007年為60.9%、166.2%,2009年為28.6%、105.5%。而后四次企業盈利水平增長對沖估值中樞下移,市場表現出現分化,如2010年A股公司歸母凈利同比增速、萬得全A年漲跌幅為39.2%、-6.9%,2011年為13.4%、-22.9%,2013年為14.4%、4.5%,2017年為17.8%、4.8%。2018年初以來,A股市場主要指數均出現調整,對比歷史上企業盈利水平出現兩位數增長年份的市場表現,今年市場主要指數仍有望收漲。
此外,今年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中性。當前A股PE(TTM)為18.3倍,處在2005年以來估值從低到高的35%分位。兩位數的企業盈利增長水平最終將支撐市場,只是短期需要時間消化不確定因素引發的市場震蕩。
應對策略:業績為王,緊握龍頭
市場走勢或更曲折,需要更多耐心。從基本面來看,經濟平穩增長、企業盈利水平向上,預計全部A股公司2017年全年、2018年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17.5%、13%到15%。同時,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穩健中性局面,加大股權融資的政策目標使得大類資產配置偏向股市。短期市場將受到不確定性因素的擾動,但市場中期趨勢仍將取決于基本面,在此過程中行情演繹或將更加曲折,投資者需要更多耐心。目前即將進入年報和一季報密集披露期,企業盈利水平高增長趨勢的確認,有助對沖短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市場方面,投資者應堅持業績為王,真正的市場主線仍是行業龍頭——價值龍頭攜手成長龍頭。2018年的A股市場遠沒到流動性寬松、風險偏好大幅提升階段,業績將是市場最核心的變量。2018年A股市場真正的主線是行業龍頭,源于中國經濟已經步入由大變強的新時代,行業集中度提升是實現這一過程的必然路徑,行業龍頭化是必然趨勢。2月中以來成長風格占優,尤其是創業板指漲幅可觀,短期累積了一定漲幅的科技類成長股壓力偏大,疊加年報和一季報即將公布,正好借機去偽存真。有業績的龍頭公司具有持續成長性,中期繼續看好通信設備(5G)、電子制造(半導體)、醫藥(創新藥、醫療服務)等領域。價值風格方面,2月以來進行回調休整的價值類股的估值和盈利匹配情況相對更好,如金融、家電等板塊。此外,在短期不確定性因素猶存時期黃金板塊往往表現較好,相關個股值得關注。
國元證券
外部因素影響或打破箱體震蕩格局
市場依然處于存量資金博弈格局。今年以來投資者數量沒有明顯增長,各板塊成交量也沒有明顯攀升,增量資金入場跡象并不明顯,A股市場依然處于存量資金博弈階段。短期來看,由于不確定因素猶動,市場風險偏好下行,避險情緒上升,全球股市上周均大幅震蕩。
全球市場短期面臨休整。我們認為,自2016年初以來形成的商品回暖、經濟復蘇和股市趨勢性上漲局面短期面臨休整,主要原因如下:1)商品市場供需兩端再平衡局面已經基本實現;2)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商品市場的利好作用已充分體現;3)作為衡量經濟發展效率和潛在增長動力的核心指標——勞動生產率目前預期平穩;4)全球利率拐點或已經出現。在多重因素影響下,全球股市今年以來震蕩幅度明顯加大。我們認為,告別低利率環境這一事實終將在股市上有所反映,目前尚未看到企穩信號的出現,A股市場也將受到影響。
企業盈利水平改善呈分化態勢,資金價格難以下行。結合近期A股公司的業績披露情況來看,去年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較高的企業主要集中在上游資源品行業,具有典型的局部特征。此外,PPI指標自去年10月后高位回落,大宗商品價格也在年后逐漸回歸穩定。因此,今年這些行業的盈利狀況可能難以繼續高企。同時在防風險、去杠桿的宏觀背景下,資金價格中樞依然會維持高位,A股市場的估值提升空間將因此承壓。今年貨幣政策仍將維持穩健中性,而央行在美聯儲加息后隨行就市,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5BP,表明在當前通脹預期抬升的全球資本市場上,貨幣政策的協同性較高。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國內資金價格中樞難以快速下行,對A股市場的估值提升空間將有所制約。
外部因素影響或將打破箱體震蕩格局。自去年11月進入戰略調倉期以來,權重板塊的調整過程尚未結束。同時由于不確定因素猶存,現階段市場預期有所降低,今年市場維持箱體運行格局概率較大,但不排除后市在外部因素影響下震蕩箱體被打破可能,投資者應當順勢而為。
建議從四個角度選擇標的。1)受外部因素影響較小乃至受益行業,如農業、醫藥、傳媒、環保等;2)“一帶一路”主題和國企改革主題;3)從避險角度關注貴金屬以及高股息藍籌股;4)戰略地位提升的工業互聯網、信息安全領域等。
華創證券
震蕩中耐心尋找好公司
本輪市場調整可能需要更長的底部區域確認期。去年11月以來,市場經歷過兩次大幅調整階段,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市場情緒回落和流動性波動預期影響。而本輪市場震蕩所面臨的,則是外部因素影響與內部基本面檢驗期的疊加,其中外部因素更具不可預測性。這種局面將使得本輪調整的底部區域確認時間更長,3月底到4月都有可能是市場反復博弈與底部區域確認期。
面對市場波動率回歸,分散化和對沖投資成為必要手段。具體策略上:1)二季度增配黃金資產;2)在波動率低位擇機做多相關指數;3)目前的經濟結構和潛在的外部不確定因素,都將支撐農產品及工業金屬價格自底部反彈,從而帶來相關機會。
上述市場環境意味著,現階段獲取Beta收益最好的方式依然來自于超跌反彈。對于實際操作而言,考慮到外部因素的不可預測性,建議投資者降低倉位,等待相關因素的明朗。行業配置方面,當期ROE的有效性將顯著降低,而穩定性與逆周期因子的重要性提升,建議甄選農業、金融、軍工以及受益于漲價的部分周期行業標的。
面對市場波動,投資者更應該耐心挖掘具有中長線配置價值的優質公司:一方面是符合國家戰略方向的“大國重器”領域,另一方面是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和行業定價權的細分行業龍頭,尤其是重點關注因為外部因素擾動而遭錯殺的優質標的。
東北證券
等待市場情緒平復
雖然海外不確定因素的短期走向目前并不明朗,但當前全球經濟仍然處于同步復蘇通道之中。同時我國對外開放步伐有望加快,中國市場和人民幣資產將更具吸引力。從市場表現來看,短期過激反應可能在相關預期明朗之后趨向緩和,從而產生向上修復動力。
上周兩市日均成交額環比小幅降低,收縮至4680億元。而上周五6300億元的成交額以及再度上升的代表市場情緒的相關指數,都預示著市場還處于情緒波動的擴張期。上周五之前,雖然市場有所震蕩回調,但兩融規模仍然小幅擴張,可見對于本次海外因素的擾動,市場之前預期并不足,后市還需耐心等待市場情緒平復。
與美股估值偏高不同的是,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分布更為接近底部區域,本輪震蕩有望使得估值水平真正觸底。目前估值處于10倍到15倍區間的個股占比已達到12.57%,長期來看A股市場韌性更強。
從結構來看,創業板市場性價比逐漸下降跡象增多。在上周市場震蕩回調過程中,創業板指的回調幅度相對更大,同時創業板較全市場的成交占比出現回落。如果創業板市場情緒得到有效降溫,將有助于整體市場完成最后的整固。當前市場處于經濟預期的時間差之中,從結構上更有利于周期以及金融板塊的相對走強。從大類板塊的成交占比可以看出,金融板塊成交占比有觸底回升趨勢,同時銀行板塊的相對走勢也在緩慢修復過程中,避險情緒升溫有望推動市場資金再次向金融板塊集中。
興業證券
市場或轉入震蕩期
春耕行情的反彈窗口結束,市場或將轉入震蕩期。今年初以來市場展開了春耕行情,目前來看,支撐反彈窗口的幾個重要因素正在或可能發生變化:1)隨著披露年報業績公司的不斷增多,業績真空期已經過去。2)政策預期進入相對平穩階段。3)海外不確定因素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下行。因此,我們認為春耕行情的反彈窗口已經結束,市場或將轉入震蕩期。
二季度市場分子端和分母端均面臨波動預期,需要密切關注。1)在海外不確定因素影響下,相關行業以及公司的盈利狀況可能產生波動。2)在年報業績披露期應密切關注業績不達預期,尤其是市場預期過高或機構倉位過重的個股或板塊。3)金融去杠桿仍將持續推進。4)美聯儲加息、海外市場震蕩等外部變量將持續影響市場風險偏好。
短期配置避險品種,長期看好大創新領域。對于海外不確定因素,我們認為無論從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影響都相對有限。當然在避險情緒驅動下,黃金、農業和醫藥等行業短期有望成為資金避風港,而仍然具備高性價比的核心資產,如金融、地產板塊龍頭也有相對收益。此外,長期我們仍然看好大創新領域。長期來看,海外不確定因素實際上進一步凸顯了我國支持發展相關高端技術行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我國強大的內需市場是支撐大創新領域發展的堅實基礎,相關大創新行業有望持續獲得政策支持。在情緒面造成的行業整體大幅震蕩過后,投資者宜適時選擇估值和基本面具備性價比的龍頭個股進行配置。
國泰君安
調整窗口或延長中期慢牛趨勢不改
海外不確定因素加大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受海外不確定因素影響,上周全球股市大幅波動。我們認為,相關不確定因素的短期趨向目前并不明朗,因此,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以及再通脹節奏的預期波動難以迅速平抑,這或將進一步加大全球市場的波動幅度,A股市場的調整窗口將延長。
第二個調整窗口期兌現,三因素或將拉長本次調整周期。今年初以來,我們反復提示投資者要關注春節前后和3月末4月初兩大調整窗口。目前來看,3月末4月初的調整窗口已經開啟,而調整窗口的持續時間將取決于三大不確定性因素消退的節奏:
其一,需求端和開工情況。預計3月份經濟數據受季節因素性影響難以大幅提振,有待4月份高頻數據發布后的進一步觀察。
其二,預計二季度利率水平易上難下,春節后的回落階段或已近尾聲。
其三,相關海外不確定因素的短期趨向。
上述三個因素可能拉長3月末4月初的調整窗口,而在三大不確定因素消退后中期市場的慢牛趨勢不改。
配置趨向均衡。對于2018年的A股市場,伴隨波動率回升和市場配置趨向均衡化,投資者難以復制2017年的“買入并持有”方式來輕松獲取超額收益。2017年分子端盈利能力的邊際改善疊加分母端融資能力的相對優勢,使得龍頭白馬股成為贏家,“買入并持有”策略盈利頗豐。進入2018年,在春節前后的調整窗口期,之前的“機構抱團”出現松動跡象,市場從原先的“相對估值——業績坐標系”共識轉而尋找“絕對估值——業績坐標系”,這意味著2018年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將重于自上而下的板塊選擇。在估值均衡背景下,配置上也要趨向均衡。
看好二線消費行業與制造業中的TMT領域。由于不確定性因素猶存,短期來看市場調整或難以立即結束,但是從二季度視角來看,利率上行帶來的估值壓力在二季度將弱于市場預期,對應權益資產的相對吸引力將獲得顯著提升,同時4月到6月的經濟數據預期也有望逐步向上修正。二季度的市場機會有左側右側之分,左側機會將伴隨三大不確定因素的陸續明朗而逐漸出現,右側機會將在三大不確定因素出清后推動市場加速修復,大幅調整是建倉良機。今年的市場風格不會像2017年那么鮮明,但市場風險偏好將提升一個層級。周期板塊看龍頭股的右側機會,金融、地產板塊全年或有絕對受益。相較之下,我們更加看好二線消費行業與制造業中TMT領域的階段性機會。主題投資方面,重點推薦5G、鄉村振興等題材。
申萬宏源
仍將處于震蕩局面
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2017年的宏觀組合是“低通脹,高增長”,股票在大類資產配置中占優。而2018年海外通脹水平仍在緩慢上行,國內從4月開始食品因素對CPI的擾動作用降低,5月通脹預期可能出現波動。宏觀經濟方面,預期仍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韌性較足。因此,在通脹預期有波動、經濟增長顯韌性背景下,權益類資產的性價比不再突出,二季度市場或將繼續呈震蕩局面。
從股票定價角度來看,2018年上市公司總體盈利增長水平可能逐季收縮,同時春節之后無風險利率下行,但由于中美利差已經回到了中低位,后續繼續下行空間有限。根據股票定價DDM模型,分子存在下行壓力,分母下行空間受限,所以我們認為中期市場仍將處于震蕩格局。
綜合來看,短期市場可能經歷一個賺錢效應收縮過程,好在目前市場總體賺錢效應已經處于相對低位。每一次量化指標從相對低位向極端低值的運行過程,都是新的投資機會孕育過程。
目前部分白馬股的估值水平已經回到了相對低位,這部分標的也許會在市場預期穩定之后出現一定反彈。但也需要認識到,尋找下一階段最強方向的最有效方式還是尋找中期景氣向好方向。2017年業績增速持續超預期方向并不稀缺,但2018年景氣能夠持續向好方向就變得相對稀缺。提示兩類投資機會:1)業績有望逐季提升方向,包括醫藥生物、國防軍工和銀行等行業。2)低估值品種依然有望貢獻穩定收益,如銀行、房地產和券商板塊。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