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風行一時的白馬股,近期陷入持續調整中。從2月底老板電器年報不如預期“一”字板跌停之后,去年領漲的白馬股普遍出現回調,即使發布靚麗年報的中國平安、貴州茅臺、工商銀行等一線藍籌股,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就連尚未發布年報的格力電器、伊利股份也出現綿綿陰跌。“漂亮50”走勢不再漂亮,上證50指數本周擊穿2月9日的調整低點,反觀連續兩年弱勢的創業板指數,不僅高出2月9日的低點一大截,本周快速回補上周五大跌的缺口并重返1900點,資金從白馬股階段性流向中小創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從白馬股的年報來看,基本面顯然不是此次普跌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已經公布年報的白馬股都維持了較高的收益水平,估值也屬于合理甚至偏低的狀態。以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為例,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49.81%,凈利潤增長61.97%,增長率甚至還略超市場預期;動態市盈率31倍左右雖然不算特別低估,但也絕不能算高估,如果2018年的凈利潤如市場預期出現30%以上的成長,那么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將進一步下修到23倍左右。這樣的業績還出現持續回調的走勢,只能說明短期內主導股價走勢的是波段操作的資金,所謂“漲多了就要跌”。以貴州茅臺而言,2004年以來的年K線圖中(見附圖),呈現“四陽之后必有一陰”,而在2014年到2017年連續四年收陽之后,2018年收陰的概率也比較大。而工商銀行和中國平安則是年K線從未有過三連陽,在2016年和2017年連續收陽之后,2018年也有較大概率收陰。正因為中期累積了較大的獲利盤,部分資金獲利了結,轉戰超跌的創業板也就不足為奇,畢竟這些波段操作為主的資金信仰的不是價值投資,而是打著價值投資旗號的“價值投機”。
其實,對這些白馬股來說,只要基本面維持穩中向好的局面,每年能通過高分紅回饋投資者,那么長期來說走上升趨勢就是確定性的事情。通過中期震蕩回落來清洗獲利籌碼,也是歷史上一再上演的情形。對于長期投資者來說,惟有巴菲特的格言可堅定持股信心:“股市短期是投票機,長期則是稱重機”。只要估值合理,市盈率和分紅率都在合理范圍內,那么每一次中期下跌都是逢低建倉的好時機。笑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敢于低位介入,并耐心持有的長線投資者。反觀那些追逐熱點,從白馬炒到獨角獸的跟風資金,又有多少能夠實現長線穩健獲利?
如果說單一白馬股存在“黑天鵝”等不確定性,那么投資白馬股指數則可以用組合投資的方式較好克服這一缺點。指數投資不僅是通過基金買入一籃子優質股,更會享受到定期免費調倉換股的待遇,保證持有的股票是基本面優秀的公司。同時,還不必擔心踏空的風險,指數基金的倉位永遠都是飽滿的狀態。甚至,連市值配售打新,都可以借由指數基金來獲取平均收益,畢竟大部分散戶全年打新顆粒無收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從目前滬深兩市白馬股指數的估值來看,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屬于相對較低的價值洼地。截至3月28日,上證50指數平均動態市盈率僅有11.29倍,市凈率1.28倍;中證紅利指數更只有9.80倍和1.26倍。而A股目前又有全球市場獨有的“打新配售”的權利,在“新股不敗”的加持下,內在的含金量更進一步提高。因此,在目前較低估值的情形下買入白馬股基金,長期來看獲利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筆者納入觀察的基金有50ETF、100ETF、嘉實50、紅利基金、紅利ETF等。
當然,即便是長期看上升可能較大,短期內的震蕩則有更多的不確定性。但對大部分投資者來說,用自己可承受風險范圍內的長期資金,逢低參與白馬股基金,無異于搭上分享中國經濟成長果實的列車。這部列車有時可能會到站??咳缤F在的盤整震蕩,但大方向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況且,對于大部分忙于工作的散戶投資者來說,參與白馬股基金可謂省心省力,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以較少時間成本來投資,效果未必比那些熱衷追漲殺跌,頻繁進出的短期投資者差。
面對近期的調整,白馬股基金又一次逢低買入的機會正在醞釀。看懂長期上升的大格局,你就會感謝這一次“千金難買?;仡^”的機會。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