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4連陰失守3100點
市場謹慎情緒繼續升溫,分析師稱短期大盤反抽概率較高
盡管一季度經濟數據總體保持平穩,但中興通訊遭美國商務部封殺七年令中美博弈的擔憂再起,而周末銀行存款利率擬放開的消息亦對投資者情緒形成一定的影響。本周二A股延續探底走勢,上證指數收盤下挫1.4%,錄得四連陰并失守3100點,逼近前期低點;深市三大指數走勢更弱,其中創業板失守1800點并跌破下方關鍵支撐。
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066.80點報收,較前一交易日跌43.85點,跌幅為1.41%;深成指報10395.16點,跌226.63點,跌幅為2.13%;前一交易日逆勢收漲的創業板指數當日表現較弱,跌2.99%后以1783.74點報收。滬深兩市個股普跌,僅400余只交易品種收漲。不計算ST個股和未股改股,兩市漲停個股數量不足20只。除農業板塊外,其余行業板塊均告下跌。前一交易日逆勢走強的軟件服務板塊,當日錄得逾4%的巨大跌幅。電信服務、醫療保健、酒店餐飲、電子設備等板塊跌幅也超過了3%。成交方面,滬深兩市分別成交1854億元和2809億元,總量較前一交易日略有放大。
四連跌后或有反抽
從昨日盤面看,尾盤市場的恐慌情緒開始釋放,創指收盤大跌近3%,主板方面也是跌得非常慘,滬指最低跌至3064點,離前期低點3062點也僅差一步,周三若低開隨時就會擊穿前期低點,加上貿易戰升級影響發酵,盤面出現了一度的恐慌。不過有分析師指出,滬指這四天已經跌去142個點了,從技術形態上來看,已經進入超跌區,想要進一步大幅下殺可能性不大,下跌空間有限。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近十年以來上證指數合計出現85次四連陰,此前84次四連陰次日平均漲幅為0.11%,有49次次日大盤上漲,占比為58.3%;后5個交易日平均漲幅為0.24%,有48次大盤上漲,占比為57.14%;后20個交易日平均漲幅為0.33%,有43次大盤上漲,占比為51.19%。如果從上證指數在2016年見階段底部2638點起算,大盤四連陰后短期反彈概率則達到八成。數據顯示,2638點以來上證指數合計出現12次四連陰走勢,此前11次次日平均漲幅0.16%,有8次次日上漲,占比72.72%;后5個交易日平均漲幅0.8%,有7次上漲,占比63.63%;后20個交易日平均漲幅1%,有7次上漲,占比63.63%;后60個交易日平均漲幅2.15%,有9次上漲,占比81.81%。
機構表示,從基本面來看,指數回調至3100點附近是存在估值支撐的。而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3000-3100點運行區間已經成為指數的中長期支撐區域,因此指數即使仍面臨不確定性因素的打壓,但預計調整之后仍是存在反抽機會的。
近期宜采取波段操作
近期大盤指數維持弱勢調整,風險偏好回落。有分析師指出,在賺錢效應并不強的情況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更加偏向離場觀望,這將會導致大盤面臨一定程度的拋壓。整體市場風格仍將會是結構性、波段性基調下維持博弈機會。在此背景下,建議投資者在操作上保持謹慎態度,控制倉位前提下可以適當考慮波段操作策略。
機構分析師表示,昨日上證指數高開后震蕩下行,分時上黃白二線出現剪刀差走勢,說明短期賺錢效應并不凸顯。加之午后指數的殺跌均伴有成交量的放大,說明市場恐慌拋壓有所增加。小時級別上走出階段新低,加之均線系統并未顯著改善,以及MACD指標也并未修復完畢,短期承壓時間有望延續。深成指受主板拖累,回調明顯,日線上跌漏橫盤整理之勢,短期風險有所加劇。
“當前滬指已經接近前期階段低點3062點位置,后市存在技術性反抽概率較大。但是滬指再度縮量,在沒有量能的支撐下,指數或將繼續下探前期低點,再疊加上檔兩個跳空缺口以及均線空頭排列的雙重壓制,主板反彈舉步維艱”。該分析師表示,鑒于滬深兩市昨日回調相對較深,個股表現也一地雞毛,在恐慌性情緒并未改善的背景下,操作上還需多看少動,激進的投資者可進行波段操作,快進快出為宜。
機構分析師針對昨日熱門股票則表示,券商股昨日的反彈并不具備持續性,建議投資者需注意逢高減持。同時船舶板塊連續下挫,投資者仍需要注意規避。另外,銀行股的反彈持續性仍有待觀察,投資者不可盲目樂觀追漲。當前的恐慌殺跌并沒有完全結束,即使短線大盤會有所反抽,但是投資者仍需控制倉位,謹慎進行波段操作。
14:08 | 大連銀聯與中升集團的合作邁向數字... |
14:07 | 九江銀行:助力小種子“種”出大產... |
13:59 | 最新進出口成績單出爐! |
13:16 | 58同城李子健:深度融入200多個行... |
12:47 | 阿里CEO吳泳銘內網發帖:回歸初心 ... |
12:45 | 中國人保多舉措推進防災減災 |
12:45 | 量子之歌出席2025年大阪世博會 共... |
12:44 | 浩豐科技“神算”大模型一體機亮相... |
12:44 | 國網信通子公司成功助力2025數字中... |
12:43 | 億晶光電攜多款產品亮相德國慕尼黑... |
12:42 | A股投資新勢力:新興消費賽道異軍... |
12:42 | 財信產業基金投資企業博雷頓成功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