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迎來市場開門紅,三大股指周漲幅均超過2%。然而一邊是少數龍頭股屢創新高,一邊是多數個股逆勢下跌,各方對市場后市行情看法分歧進一步加劇。
中證君梳理發現,對于龍頭股的“抱團”,券商認為春節前難見瓦解,但是二三線品種的投機性抱團或趨勢或難延續;A股“春季躁動”仍持續,但是后市波動性或進一步加大。配置方面,軍工、可選消費、科技、大金融四大賽道備受券商推薦。
春節前“抱團”或難瓦解
回顧本周A股整體行情,最明顯的特征莫過于“個股不漲指數漲”,即少數權重大的市場龍頭股持續上漲并推動指數走高,但大多數個股收跌。市場行情進一步分化的同時,市場對于“抱團”持續性以及“抱團”瓦解的爭議也日漸升溫。
國盛證券認為,資金向龍頭抱團是機構化的必然趨勢,且這一趨勢才剛剛開始。參考海外成熟市場,A股市場資金向龍頭集中的進程遠未結束,未來龍頭集中度還將大大提升。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無風險利率下行預期,疊加配置思路由“自下而上選股”主導是當前抱團的核心本質,春節前難見瓦解。推演專業投資者們的思路,2021年宏觀流動性轉向等多種因素均被會納入考量,在此背景下,優質賽道、確定性龍頭成為抱團的核心方向。
中信證券認為,年初增量資金集中建倉驅動市場脈沖式上行和結構分化加劇,A股優質公司持續享受估值溢價是中長期必然趨勢,不過隨著增量資金建倉急迫性下降,風格分化的程度會有所緩和,或從市值大小分化轉向行業內部優劣分化,市場上漲和分化的節奏都將有所放緩,回歸慢漲輪動,機構密集的調倉或導致二三線品種的投機性抱團延續瓦解趨勢。
行情波動或進一步加大
“跨年行情”和“春季躁動”是近期投資者持續熱議的話題,本周A股三大股指周線集體翻紅,又為行情添上一抹靚麗的色彩。但中證君梳理發現,當前已有部分券商對此發布風險提示。
開源證券認為,下周金融數據的公布,大概率將進一步驗證“信用收縮”,因此本輪以大盤股上漲帶動的市場“跨年行情”或已行至尾聲。春季躁動短期缺乏基本面基礎,市場短期的波動可能會因此而上升,投資者切不可把“春季躁動”作為繼續做多的理由。
國盛證券此前明確表示看好當前至2021年一季度的跨年行情,且級別或大超預期,當下其認為新年跨年行情繼續,風格向成長偏轉。2021年隨著疫情沖擊平復,無論是經濟基本面、還是市場流動性均將回歸到宏觀向微觀下沉的趨勢。機構優勢凸顯,疊加機構增量持續流入,機構牛、結構牛行情繼續。
廣發證券強調,流動性寬松驅動“春季躁動”,在流動性環境未有顯著惡化前,當前A股仍處于躁動期,但目前A股指數與賺錢廣度的背離難以持續,預計短期市場震蕩加劇,后再以廣度的上升實現兩者彌合。從歷史經驗來看,“指數漲+賺錢廣度下降”的背離一般持續不會超過10周,后以階段性調整消化分歧。
海通證券認為,春季行情或已正在路上;就全年來看,2021年將是股市大年,立足當前時點,市場有望迎來基本面和情緒面共振;從節奏看,市場高點可能在下半年,A股這輪盈利回升有望持續至2021年4季度。
看好軍工可選消費
科技大金融機會
對于后市的配置方向,中信證券表示,從景氣角度出發,建議重點關注有色金屬、汽車、家電、家居等;從長期成長角度出發,建議圍繞科技、國防、糧食、能源和資源“五大安全”戰略,布局當前仍具高性價比的品種,包括半導體、消費電子、種植鏈和種子、軍工等;建議戰略性增配性價比更優的港股,重點關注互聯網、消費電子、教育、農業、上游原材料和金融板塊的龍頭。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景氣抬升下軍工是全年機會,看好短期景氣較好的銀行、券商。中期繼續看好三朵金花:一是銅、鋁、石化、基化;二是可選消費的酒店旅游、化妝品、白酒、汽車、家電;三是新能源科技。
廣發證券建議布局三條主線:一是疫苗交易下出口鏈及出行鏈的“可選消費”,如汽車、休閑服務、家電;二是“漲價”主線的順周期及科技,如有色金屬、半導體、新能源;三是景氣拐點確認的低估低配大金融(銀行、非銀)。主題投資關注國企改革。
國盛證券建議配置三條主線:一是成長方向的軍工、新能源、半導體等板塊;二是景氣確定性高的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機械、醫藥、白酒和電子等;三是全球經濟共振復蘇推動的有色、機械、石油、石化等板塊。
海通證券建議,中短期繼續關注后周期的金融補漲機會;2021年重視科技軟件、內容、應用端以及內需中的大眾消費。
開源證券建議布局三條主線:一是油服、煉化、化纖、氟化工、銅、鋁、焦煤;二是鈦白粉、照明、機械設備和家居;三是隨著經濟修復,資產端質量改善的銀行以及在經濟復蘇中資產負債端均改善的保險,房地產的長期價值正在出現。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