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場延續前一日的強勁勢頭,三大股指早盤快速沖高,午后稍有回落。上證指數盤中一度沖擊3100點關口,創業板指盤中最大漲幅超過5%。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058.70點,漲0.75%;深證成指報11109.48點,漲1.80%;創業板指報2346.15點,漲3.07%。
指數持續反彈,資金交投意愿水漲船高。昨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10780.44億元,時隔24個交易日重返萬億元。自周一觸及階段低點6714億元后,A股成交額短短2天便沖破萬億元大關,足見資金情緒的微妙變化。
資金追逐“消費復蘇”主線
“消費復蘇”無疑成為近期A股反彈中的領漲主線。消息面上,5月10日,上海社會面新增新冠陽性歸“0”,上海全市已有8個區和浦東部分街鎮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
受上海疫情形勢趨穩向好提振,此前受到疫情及情緒壓制的部分板塊迎來資金追捧。
消費主線率先復蘇,前期受供應鏈問題擾動的汽車板塊昨日大幅反彈,Wind汽車整車指數大漲4.62%,千億元市值龍頭長城汽車收獲漲停,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漲超8%。小家電板塊表現強勢,科沃斯上漲8.48%;部分酒類股近期持續走強,會稽山股價斬獲三連板。
財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美岑表示,當前時點消費股股價已經反映了一季度較為困難的情景。4月、5月數據存在不確定性。整體來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相互平衡的過程中,二季度消費數據有望看到逐步改善跡象。拉長維度看,目前正逐步迎接大消費板塊“賠率”“勝率”都較為合適的時間點。
成長主線延續強勁勢頭,半導體、CXO、光伏等賽道資產掀起漲停潮。申萬半導體指數昨日上漲3.65%,創業板公司臺基股份收獲20%幅度漲停,瑞芯微、中晶科技等同樣收獲漲停。受“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發布的消息推動,CXO板塊連續兩日大漲。
興業證券策略首席張啟堯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國內宏觀流動性將繼續維持穩健,而美債這一壓制成長股股價的“主要矛盾”或迎來階段性緩解。
兩市成交額重返萬億元
昨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重回萬億元大關。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萬億成交”始終被視作衡量A股資金交易情緒的重要指標。去年7月至9月,市場成交額長時間處于萬億元上方,對應資金情緒較為積極,其間滬指逼近年內高點;而今年2月以來,市場成交額多數時候回落至萬億元以下,資金情緒相對消沉。
在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王漢鋒看來,個人投資者和私募基金可能構成A股成交破萬億元的主要增量。A股投資者結構中,2020年機構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已突破50%,但由于多數機構持股周期相對較長、且偏好相對穩定,在市場中的換手率可能低于個人投資者,成交額占比可能更低。
數據顯示,個人投資者參與度較高的兩融及ETF近期確實呈放量態勢。
“五一”假期后,滬深兩市融資余額持續回升,截至5月10日,節后4天融資余額累計增長超過85億元。從成交占比看,融資買入額占A股成交額比例也從節前最低的約5.1%,升至5月5日最高的6.87%。
4月以來,成長風格ETF持續獲得資金流入。Wind數據顯示,整個4月,除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資金凈流入額達99億元外,其余資金流入排名靠前的品種幾乎全部為成長風格。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當月凈流入額均超30億元。
“長期來看,市場活躍度提升的背后是居民家庭配置拐點的到來。”王漢鋒說,“考慮到中國居民家庭資產體量大、影響廣,估計這一變化將對資本市場、資產管理、財富管理、資本賬戶及國際資產配置帶來較為明顯的影響。較為直接的是,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及財富管理行業將經歷快速增長。”
科創50指數收復千點大關
前期受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科創50指數受到情緒壓制,2022年以來震蕩回落,一度跌破千點大關。但隨著資金情緒顯著回暖,科創板股票近期普遍大幅反彈,科創50指數在A股主要股指中取得顯著的超額收益。
昨日,科創50指數收盤報1002.46點,上漲3.12%,盤中最大漲幅接近6%。自4月27日觸底以來,科創50指數已斬獲日線八連陽,累計漲幅超過15%,顯著跑贏同期多數主要股指。個股方面,50只標的股昨日有43只收獲上漲,CXO龍頭美迪西大漲10.24%,君實生物、柏楚電子等上漲超7%。
除了海內外不確定因素逐漸消散、資金情緒大幅回暖外,科創板本身的基本面也足夠“硬氣”。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延續高增長態勢,凈利潤同比增速達62%,增速居A股各市場板塊之首,硬科技企業的高成長特性進一步凸顯。
業績高增疊加股價回落,科創板的估值吸引力進一步顯現。海通證券荀玉根策略團隊最新發布報告,橫向比較了A股主要指數的盈利增速及相對估值,明確表示當下“科創50性價比高”。
據海通證券統計,無論從市盈率還是市凈率角度看,當前科創50指數估值均低于“歷史均值-1倍標準差”水平,調整時間和空間已較為明顯。
“橫向對比,科創50盈利估值匹配度最佳。”荀玉根表示,“將各指數PE(TTM)和凈利潤(TTM)同比做散點圖,可以發現目前科創50、上證50、中證500和中證1000的PEG估值均處于1倍以下。其中,科創50的PEG最低,說明其盈利與估值的匹配度最佳。”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