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底開啟反彈行情以來,新能源板塊成為市場中最亮的星,儲能、光伏設備、一體化壓鑄等細分領域的個股漲幅尤其驚人。
伴隨上市公司半年報的密集披露,新能源板塊迎來了業績兌現期。從市場表現看,近期板塊呈現震蕩走勢。站在當前時點,接下來新能源板塊將如何演繹?是繼續乘風破浪還是浪遏飛舟?
從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看,新能源板塊大漲之后,機構對其后市如何演繹存在分歧。部分趨勢投資者已經離場,看好的機構依然堅定持有,但也認為板塊內部會出現分化,只有少數公司具有高性價比。從公募基金發行情況看,依然有多家基金公司在布局新能源主題基金。
進入業績兌現期
近期上市公司半年報密集披露,對前期大漲的新能源公司來說,進入了業績兌現期。從市場表現看,不少公司股價大幅震蕩。
“業績是推動股價上漲的永恒動力,只有業績兌現的公司,其股價才能進一步上漲。前期股價上漲、估值大幅提升的公司,迫切需要業績增長來消化估值壓力。”華南某私募基金經理表示,“一旦業績不達預期,市場會迅速作出反應。”
8月18日,深耕光儲逆變器領域的德業股份公布了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23.73億元,同比增長23.26%;凈利潤4.50億元,同比增長100.41%。搶眼業績公布當日,德業股份便應聲漲停,并在次日繼續大漲,市值也突破千億元大關。這家上市僅僅20個月的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大漲了12倍,凸顯新能源板塊的超高景氣。
從基金持倉情況看,泰達轉型機遇、恒越核心精選等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加倉了德業股份。7月以來該股上漲了50%左右,讓上述基金獲利頗豐。
有人笑就有人愁。部分跟隨板塊上漲但業績不達預期的標的,在公布半年報后開始下跌。天順風能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不升反降,凈利潤同比跌幅也超過了營收跌幅。對此,市場馬上以下跌回應。8月19日公布業績后,天順風能連續兩天下跌。
“大漲之后,當前新能源板塊處于中流擊水狀態,市場在等待業績的進一步驗證。”上述私募基金經理分析說。
短期分歧漸顯
當前機構對新能源板塊后市如何演繹存在分歧,前期對板塊有深入研究的機構追捧業績確定性標的,而前期博反彈的機構已經開始撤離。
榕樹投資董事長翟敬勇堅定看好新能源行情。在他看來,新能源行業正在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能源革命已經開啟。不看好新能源車的人,大多沒有開過新能源車,他們開過新能源車以后就回不去了。新能源行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翟敬勇表示,對于投資來說,成長是最大的價值,投資成長要看產業趨勢是否結束。從新能源車的發展趨勢看,全球各大汽車廠商都在迅速向新能源車轉型,新能源車已經成為各大車展的絕對主角。這種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趨勢還在持續加強過程中,每次調整都是布局的機會。
博時新能源主題基金經理郭曉林表示,在過去幾個月的反彈行情中,新能源板塊整體漲幅不小,但從過去一年的漲幅看,整體指數幾乎沒有上漲。從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的情況看,新能源產業鏈企業的業績大多實現高增長。“同2021年7月相比,新能源板塊的估值是大幅下降的,當前新能源板塊估值處于合理偏低水平。”
許多新能源個股過去幾個月漲幅巨大,這讓部分基金經理擔心短期賽道過于擁擠。長安基金袁葦表示,7月初進行了小幅減倉。“減倉并非不看好后市,而是擔心過于交易擁擠,為了讓持有人體驗更好。”
“在利好不斷的情況下,股價反而出現滯漲,這表明市場已經反映了前期利好,過去幾個月的股價上漲已經兌現了業績。對于短線投資者來說,利好兌現往往是離場的時候。”滬上某公募基金經理說。
從部分公司的股價走勢看,機構對后市存在明顯分歧。以利元亨為例,這家主營鋰電設備的公司,8月22日表現強勢,以20%漲停收盤。從交易數據看,有3家機構買入,但同時也有2家機構在賣出,其中買一席位和賣一席位均為機構,凸顯機構對后市的分歧。
基金公司與產業資本仍在積極布局
盡管新能源板塊近期趨于震蕩,但近期基金公司及產業資本依然在強力布局。據悉,多只新能源主題基金正在推出,產業資本也在加速切入新能源領域。
以長安基金為例,8月10日公司旗下的長安優勢產業基金開始發行,主要布局方向就是新能源車和光伏。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林忠晶表示,當前布局新能源正當時,預計全球光伏市場的需求仍保持樂觀。
“在新能源行業內部,依然有很多細分行業可以挖掘,例如電池及電池結構、光伏產業鏈中的電池片、儲能及逆變器等。”林忠晶分析道。
從正在發行和等待發行的基金看,有不少是與新能源相關的基金。例如,申萬菱信中證內地新能源指數基金、招商碳中和主題基金、匯添富全球汽車產業升級、泰康中證新能源動力電池指數基金、紅塔紅土新能源主題基金等。
產業資本同樣在加碼布局新能源板塊。以美的集團為例,5月耗資20多億元入駐科陸電子。科陸電子的股價在過去幾個月漲了一倍多。另外,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亨健女兒何倩嫦控制的會通股份,8月19日大漲13.88%。根據川環科技公告,川環科技近日與會通股份控股子公司會通材料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針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材料、管路協同創新。
除了上述公司,前期已經布局新能源的公司還在持續加碼,如紫金礦業、新洋豐、博邁科、華工科技、銀邦股份等。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