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楚麗君
進入10月份以來,2022年上市公司三季報迎來披露期。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在三季度陸續落地,疊加6月底7月初大宗商品價格大跌引發的成本回落,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環比數據將明顯改善。
宏觀層面的信息也從側面印證了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向好。近日國家發改委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三季度中國經濟明顯回升。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8.08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其中9月份貸款增加2.47萬億元,同比多增8108億元,這表明信貸有效需求持續回升,寬信用進一步提速,而適度的信貸增長也有利于整體經濟的回暖。
前三季度187家公司
近九成實現業績增長
在財報季,業績為王依然是市場的共識。隨著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三季報,三季報行情已然成為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方向。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面對當前震蕩的A股市場,應著眼于業績,把握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17時,A股市場共有18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三季報,其中,有165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九成。
進一步梳理發現,在上述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中,有37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其中,勝利精密、立霸股份、國投中魯、清水源、藏格礦業等5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4倍。
業績是否持續增長,更考驗一家公司的經營能力。從單季度業績角度看,在上述業績增長公司中,有27家公司今年連續三個季度業績實現環比增長,其中,有4家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均超100%。
良好的業績對股價有明顯提振效應。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21日收盤,在上述165只業績增長股中,有117只個股期間漲幅均跑贏同期上證指數0.48%的漲幅,占比超七成;賽騰股份、新產業、中石科技、瑞豐新材、紐威數控、海天精工、康緣藥業、劍橋科技、東華測試等9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30%,盡顯強勢。
估值方面,截至10月21日收盤,A股整體最新動態市盈率為16.42倍。在上述165家業績增長的公司中,44家公司的股票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A股整體水平。其中,碩世生物、神火股份、大有能源、山西焦煤、立霸股份、中國巨石、云天化、西部礦業、廣匯能源等公司最新動態市盈率均在7倍以下,具有一定估值優勢。
最近一個月,有機構對于三季報中的績優股表示看好,具體來看,有97只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貴州茅臺獲得看好評級次數最多,為41次;圓通速遞、比音勒芬、時代電氣、金禾實業獲得看好評級次數分別為21次、19次、18次、17次。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表示,隨著三季度業績的披露,以基礎化工、醫藥生物、機械設備等行業受益經濟復蘇帶動的順周期盈利能力的改善,在穩增長政策有望持續向好的前提下,后期向上的動能邏輯充分。
前三季度101家公司
凈利潤已超去年
“三季報發布期是較好評估公司基本面和業績的窗口期,也是投資者展望2023年標的是否具備估值切換、哪些賽道更加景氣的重要窗口。三季報將是高盈利成長的試金石、低估值藍籌的壓艙石。”財通證券分析認為。
統計數據顯示,在上述165家上市公司中,有101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均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歸母凈利潤。展望全年,這些公司2022年年度歸母凈利潤將大概率超過2021年。
對此,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業績有望超去年,一方面可能是公司業績在好轉,另一方面可能是公司正處于高景氣周期,帶動了業績。無論是業績增長回暖還是業績超預期,對公司而言都是利好,有助于推動公司股價走強,提升市場關注度。從周期的角度來看,業績回暖和業績增長均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因此,這些公司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業績大概率還會有好的表現,對股價上漲會起到催化作用。
雖然目前已披露三季報業績的公司還比較少,但上述101家公司已展現出三大亮點,折射出積極信號,受到各方廣泛關注。
一是科創板公司業績表現突出。
數據顯示,在24家已經發布三季報的科創板公司中,有17家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均已超去年全年。17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計歸母凈利潤84.0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2.77%。
光大證券表示,得益于多元化的交易制度、產業聚集效應和著重研發投入帶來的技術創新和成長性,科創板公司三年來業績一直保持高增長,也給資本市場改革帶來新動能。
近日,科創板公司迎來利好消息。10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目前,交易所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上線已準備就緒。中銀證券表示,截至目前14家券商資格獲批參與做市交易,新賽道有望為券商帶來盈利增量,增強業績韌性,并有助擴展機構客戶綜合服務維度。
二是新能源領域盡顯活力。
在上述101家公司中有14家屬于新能源汽車領域,涉及電池、汽車零部件等細分領域,14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計歸母凈利潤206.9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6.63%。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新能源行業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從今年上半年業績增長看,光伏、新能源、動力電池等多個新興行業企業,業績增速亮眼,這預示中國經濟發展的后勁更強。
三是醫藥生物個股強勢反彈。
上述101家公司中有12家公司來自醫藥生物行業,今年前三季度12家公司合計歸母凈利潤96.5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4.07%。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21日收盤,醫藥生物指數期間累計上漲8.97%。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告訴記者,醫藥生物行業方面,歸母凈利潤增速靠前的主要集中在終端防疫相關的醫療器械、化學藥等細分行業,同時,受到利好政策的影響,醫療器械更新改造有望為行業帶來利潤增長。
對于醫藥生物領域的投資方向,國融證券表示,隨著三季報公布,建議關注三個投資主線,第一是醫療新基建相關公司;第二是民營醫院等需求較為剛性的消費醫療;第三是受集采影響可控的一些耗材領域。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展望整個四季度,我國經濟復蘇可能會超過市場預期。
QFII和社保基金
共同重倉52只個股
作為A股市場的風向標和價值投資理念的引領者,社保基金、養老金、QFII、券商、險資等五大機構持倉情況也備受投資者關注,隨著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報陸續揭曉,其最新持倉情況也逐漸浮出水面。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在已披露2022年三季報的187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82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上述機構名單,獲上述五大機構合計持股數量為18.23億股,其中,勝利精密、萬豐奧威、招商輪船、中國巨石、山西焦煤等公司獲五大機構合計持倉量均超1億股。
從QFII和社保基金的共同持倉情況來看,有52家公司獲得上述2家機構的共同青睞,中國巨石、山西焦煤、招商輪船、皖維高新、紅旗連鎖等個股獲兩機構共同持倉股數位居前五名。
良好的業績表現或許是機構青睞的原因,上述82家公司中有78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占比95.12%。
“社保基金、養老金等機構作為長期價值投資者,注重投資的穩健性,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實現保值增值,因此,持倉個股以規模較大、盈利增長穩健的股票為主。”鄧海清表示。
對于上述機構重倉股的投資機會,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表示,此類個股的上漲,既得益于業績的回升,也得益于機構資金的加持。
龍灝認為,近期大盤在3000點附近,部分業績優良的板塊也遭到錯殺,調整幅度較大,估值回歸后的整體估值更為合理,處于歷史底部位置。那些行業基本面長期向好,眾多機構投資者集中持有的標的,值得投資者關注。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