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訪的外資機構人士看來,無論從經濟增長的韌性和前景,還是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中國市場具有全球投資者不容忽視的投資機遇,外資增配中國資產是大勢所向。
作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市場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快馬加鞭來華布局。
據統計,今年以來獲批的QFII機構已達55家,目前累計獲批的QFII機構總數達723家。此外,貝萊德、富達、路博邁等全球資管巨頭在境內已獲批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范達、施羅德、聯博等機構也已遞交外商獨資公募的設立申請。在過去5年多的時間里,無論是從規模還是數量上來看,外資私募均取得了明顯增長。
展望未來,在受訪的外資機構人士看來,無論從經濟增長的韌性和前景,還是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中國市場具有全球投資者不容忽視的投資機遇,外資增配中國資產是大勢所向。
大力布局中國市場
隨著A股市場對境外投資者吸引力增強,全球資管巨頭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力度。2020年4月1日起,我國公募基金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向外資打開了大門。目前,貝萊德、富達、路博邁均在境內獲批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范達、施羅德、聯博等機構也已遞交外商獨資公募的設立申請。
自2017年富達利泰成為首家外資私募以來,經過5年多發展,外資私募無論在數量還是規模上,均取得了明顯增長。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目前證券類外資私募數量已達35家。其中,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旗下中國私募基金——橋水(中國)投資的規模已突破100億元;騰勝投資、德劭投資、元勝投資等外資私募的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潤暉投資和瑞銀投資的管理規模則在20億元至50億元之間。
更多外資機構選擇通過QFII渠道進軍中國市場。證監會官網披露的信息顯示,10月以來,亮點資本、思睿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國際標準矢量資產管理、圣彼得堡銀行、約翰街資本有限公司等15家外資機構提交了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申請。證監會最新合格境外投資者名錄顯示,截至9月底,累計獲批的QFII機構總數已達723家。其中,今年以來獲批的QFII機構數量為55家。
對于緣何大力布局中國市場,外資人士表示,一方面,集團總部看到了中國市場強大的募資潛力;另一方面,從全球管理策略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全球股票、債券還是新興市場股票等資產組合,中國市場的占比都會越來越大。
“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投入經過了深思熟慮,這不僅僅是從中國市場的角度出發,更是基于全球投資策略。”路博邁集團亞太區高管、路博邁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頌稱。
招兵買馬組建團隊
在積極布局中國市場過程中,人才招聘是重要一環。隨著業務的持續推進,不少外資機構在快馬加鞭組建本土團隊。
以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貝萊德為例,據貝萊德基金總經理張弛介紹,經過1年多發展,貝萊德基金已由最初的2名員工,發展到目前130人左右。整個團隊主要有三方面人員構成,其中一部分來自貝萊德集團全球各個團隊,包括股票、債券、交易、多資產、運營、產品、銷售、風控等。“同時,我們也會開展市場招聘,在同行中引入一些行業精英。”張弛稱。
業內人士認為,為深耕中國市場,外資巨頭往往看中更了解中國市場運作邏輯、具備本土經驗的人才。據悉,招商基金原副董事長金旭將加盟加拿大資管巨頭宏利金融,全面負責該集團的中國區業務。金旭曾參與基金法的起草和立法工作,是業內少有的兼具外資、公募等多重職業背景的資深資管人。
今年4月20日,已獲批設立公募基金的外資龍頭富達國際正式宣布,任命黃小薏為中國區董事總經理,負責管理富達在中國的資產管理業務,管理業務、投資、運營及其他關鍵職能部門。黃小薏曾任華寶基金總經理,負責公司整體運營和管理。
此外,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魏曉雪于近期加入路博邁;原長信基金副總經理安昀從長信基金離任,擔任施羅德投資集團籌備中的獨資公募業務首席投資官。
“我們希望招聘的人才一方面對國內資管機構的運作較為熟悉,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理解西方文化及全球資管公司的經營策略。”滬上某外資機構人士稱。
海外長錢仍將持續涌入
在不少外資機構人士看來,過去10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開放力度非常大,私募、公募管理人牌照均已對外資開放。展望全球市場,只有中國市場能給資管行業帶來較大增長點,外資增配中國資產的趨勢將在中長期內持續。
在品浩海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玲玲看來,現在海外資產管理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沒有太多的牌照壁壘,對外資而言,目前需要關注的是選擇什么牌照,或者通過什么方式在中國市場展業。
劉頌認為,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本身就會提供很多投資機會。“展望全球市場,真正能為資管行業帶來較大增長機會的,目前只有中國市場。因為無論從財富積累效應、經濟發展活力,還是總體體量上看,中國市場都令整個行業無法忽視。”
“中國市場具有獨一無二的特征,既有成熟市場的穩定發展,又具備新興市場快速增長的潛力。從這個角度看,中國資產極具吸引力。”張弛稱。
富達國際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小薏表示,中國完整的產業體系給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良好的預期,市場調整反而帶來了投資機會,當下A股估值處于相對底部,全球機構投資者都在高度關注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