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12月12日,A股市場低開后震蕩走低,兩市成交額萎縮,熊去氧膽酸板塊領漲,千紅制藥、新華制藥等4只概念股漲停,北向資金凈流出。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依然會延續震蕩為主的走勢,目前是一個很好的配置機會。
滬指低開失守3200點
北向資金凈流出43.38億元
12月12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87%報3179.04點,再次失守3200點;深證成指跌0.89%報11399.13點,創業板指跌0.79%報2401.52點,A股合計成交額9102.82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43.38億元。總體上看,A股個股跌多漲少,有2014只上漲,2910只下跌。
對于大盤的走勢,融智投資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表示,近期以來,市場震蕩開始有所加大。一方面,市場自11月以來已經積累了較大的漲幅,需要消化獲利盤,而且目前市場多方與空方分歧也隨著市場的上漲之后有所加大。另一方面,資金面上,短期和長期資金出現分歧,部分短期資金開始選擇結盈觀望,而長期資金則依然在逐步入場。對于后市,可以看到,目前在疫情政策轉變以及地產政策托底的情況下,市場情緒較高,給予市場較大的上升動力,疊加外資的逐步回來,水漲船高。但同時我們發現,目前理性人已經開始擔憂市場短期漲幅過大,而且短期疫情防控政策對消費的沖擊、FOMC加息情況、全球衰退對我國的出口影響等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因此,市場依然會延續震蕩為主的走勢。
欽沐資產基金經理柳士威表示,目前的局面已經較為清晰,市場預計后續會議以及明年的重點是全力發展經濟,由于A股存量博弈的現狀,階段性出現了蹺蹺板效應,僅是先漲后漲的關系,最后彈性大的仍是成長股。當下是調節組合的好機會,不是去追漲殺跌,而是去挖掘一些此前錯過的好東西,最后跑贏的一定是拿住了具有成長性的好行業和好公司,目前的市場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配置機會。
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表示,在防控放松帶動的一波反彈之后,近日來市場重回震蕩。當前來看,在美加息步伐預期放緩及國內防疫政策迎來拐點的背景下,市場底部已然探明,但之所以沒能持續大幅反彈,是因為國內經濟在疫后恢復上仍然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整體來說,后市震蕩向好的大趨勢是確定的,但反彈節奏和高度還有賴于經濟復蘇的程度及政策實施的力度等。
21只生物醫藥股集體漲停
資金轉向業績確定性品種
12月12日,行業板塊也呈跌多漲少格局。從31類申萬一級行業看,有6類行業上漲,25類行業下跌,醫藥生物行業漲幅居首達1.83%,緊隨其后的是電子和計算機行業漲幅均超1%。房地產跌幅居首,達3.62%,此外,包括煤炭、非銀金融和有色金屬等在內的8類行業跌幅均超2%。
個股方面,今日有50只個股以漲停價報收,其中,有11只漲停股,股價已連續上漲超過4個交易日;跌停方面,有25只個股跌停價報收。從申萬一級行業看,醫藥生物行業漲停股數量居首,達21只,緊隨其后的是計算機、汽車和機械設備。
表:連續上漲4天且今日收盤漲停股一覽
制表:趙子強
消息面,近期新冠預防、檢測、治療等防疫政策持續優化。12月7日,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12月8日發布了《關于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的通知》、《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等,進一步完善了抗原檢測的適用場景、居家治療的用藥建議等。12月11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針對不同的癥狀提出了針對性的中藥自我診療方案。
對于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平安證券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主線一:中醫藥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2019年后中醫藥行業重磅支持政策不斷,其中醫保對中藥態度轉變積極。2022年3月《“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發布,是首個由國務院發布的中醫藥五年規劃,行業站位持續提升,景氣度進入質變階段。主線二:防疫政策優化,需求復蘇可期。隨著我國疫苗接種率的提升,以及Omicron毒株的重癥率下降,我國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新冠藥物、疫苗需求有望持續走高,而醫療消費、藥店等市場則有望復蘇。主線三:產業升級,尋找搖擺環境下的確定性。產業升級在大方向上并沒有發生改變,符合產業進化趨勢的細分賽道及對應公司有更大機會能夠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的發展,我們認為下列細分賽道的長期價值有望在2023年重新得到市場重視,迎來估值回歸:1)創新藥及其產業鏈(CXO&上游供應商);2)臨床價值明確的醫療器械。
對于市場資金的變化,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些個股在前期由于預期打得過滿,而一旦演繹的趨勢不如原先的預期,那么,就會產生較強的套現壓力。這可能也是近期金融地產股有所回落的原因。與此同時,對于同樣是近期投資主線的醫藥股來說,雖然醫藥類需求在迅速提升,但從原先的集采、核酸檢測的產品價格變化趨勢來看,需求所帶來的量的井噴可能難以緩解價格下滑所帶來的盈利能力的壓力。所以,在上周活躍的抗原主線在本周一開始出現套現盤。而且,清熱減毒類的藥品股也有沖高受阻的態勢,部分龍頭品種已有放量上影線的K線趨勢,這就隱含著上檔拋壓較重,股價調整壓力開始顯現出來。但無論是存量資金抑或是漸趨萌動的增量資金,他們也知曉短線的沖擊雖然存在,但大的環境和中長期趨勢已開始變得樂觀起來,來年A股市場的前景是樂觀的。所以,這些減持的資金也不愿意離開A股,因此,轉而尋找來年業績更為確定的品種,以備戰2023年的春季行情。
對于具體的操作策略,劉寸心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高拋低吸。主要關注兩方面:其一,受政策利好的行業,如地產產業鏈、新能源等;其二,受疫情政策利好的方面,如消費、醫療等。中長期看多中國經濟,對明年整體行情較為樂觀,主題依然是復蘇和中國制造。
(編輯 白寶玉)
09:57 | 業務戰略升級加速 千方科技2024年... |
09:57 |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政策... |
09:55 | 思特威:一季度凈利同比大增 進一... |
09:54 | 證監會修訂發布派出機構監管職責規... |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