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楚麗君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收盤,A股市場中共有165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業績。其中,有149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去年研發費用情況,合計研發費用達7099.69億元,同比增長18.62%。
在已披露2022年研發費用的上市公司中,有15家公司的研發費用超過100億元。其中,中國中鐵的研發費用為277.42億元,居首位。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興通訊、中國石油等4家公司去年的研發費用也均超200億元。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1494家公司中,有1137家公司去年研發費用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近八成。其中,山東海化、統一股份、上海九百、吉翔股份、中水漁業等公司去年研發費用同比增幅居前五,均漲超14倍。
對于研發費用增長的原因,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發費用的上漲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助力,國家創新支持政策不斷發力,通過加強稅收優惠,促進產學結合,暢通成果轉化渠道,優化科創企業融資環境,鼓勵企業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傳統產業競爭不斷加劇,通過加大研發費用投入,可以推動企業創新發展,建立技術壁壘,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表示,研發新產品、更新技術、升級設備、引進和培養人才等都會造成研發費用的增長。對于企業而言,加大研發投入能提升自身競爭力,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其研發費用與收入呈現出很強的相關性。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以來截至4月14日,在上述1137家研發費用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中,有782家股價實現上漲,占比近七成。其中,中航電測、劍橋科技、昆侖萬維、萬興科技、博匯科技期間累計漲幅居前五,均漲超160%。
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表示,高強度的科研投入,會給企業帶來豐碩的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新產品的產出以及生產效率的提升。因此,研發費用投入高的公司往往具有高成長彈性,是當前A股市場各路資金追捧的標的。
在投資方向上,陳靂建議關注兩個領域:首先是數字化發展下的AI、云計算、大數據領域,伴隨著數據處理需求上升,算力服務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容。其次是創新藥與醫療器械方向,隨著國內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和人們對身體健康更加重視,以及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預計2023年國內在公共衛生支出方面的投入仍將維持高位,相關行業未來業績增長空間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去年研發費用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也獲得了QFII的青睞。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在上述1137家公司中,有161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了QFII的身影,QFII合計持倉量為11.96億股。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認為,研發費用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今年以來股價表現相對突出。主要原因在于,研發費用增長的企業集中在科技成長方向,受益于近期的市場環境和風格偏好。如果放在一個更長時間周期考量,一方面,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歷史階段決定了研發費用高的科技成長型企業機會較多;另一方面,研發投入高的企業通常具備更強競爭力和更長生命周期。將研發費用作為一項參考指標進行中長期投資或許有機會。
21:58 | 招商局集團舉辦集團滬市公司集體業... |
21:58 | 比亞迪方程豹鈦3正式上市 |
21:49 | 星辰科技:第四屆監事會第七次會議...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監事會第十七次會... |
21:49 | 太陽電纜: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49 | 上海凱鑫:第四屆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49 | 華工科技: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8 | 藍科高新控股股東擬發生變更 將涉... |
21:48 | 眾智科技:第五屆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 |
21:48 | 中信博: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四次會... |
21:48 | 中金黃金: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