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9月7日,A股三大指數全線回落,跌幅均超1%,創業板指跌逾2%,北向資金凈賣出超70億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低位特征明顯,A股中長期系統性與結構性行情值得期待。
創業板指跌逾2%
周四(9月7日),A股三大股指震蕩下行,全線飄綠。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1.13%報3122.35點,深成指跌1.84%報10321.44點,創業板指跌2.11%報2056.98點;兩市合計成交7668.35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70.72億元??傮w上看,兩市個股跌多漲少,超4500只個股下跌,上漲個股不到500只。其中,漲停個股達23只,跌停個股達4只。
表:今日收盤漲停個股情況:
制表:張穎
“市場低位特征明顯,政策組合拳有望形成合力。”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告訴記者,“資本市場的改革對于A股市場的長期發展是有利的,不能只著眼于短期市場的波動,要從中長期去看,市場的價值投資標的有望獲得更好的表現。業績優良的好公司或將會以時間換空間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所以在當下市場已經有了低位特征,大家要對好公司、好基金保持信心,耐心等待市場下一波行情的到來。”
對于近日的市場走勢,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經濟政策層面,無論是活躍資本市場還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的措施連續不斷,呵護經濟態度非常明確。但當前整體市場上的流動性仍然有所不足,仍處于存量資金博弈的狀態,所以,市場表現會有所反復,呈現出漲跌交織的走勢。后市,市場下跌空間相對有限,底部區間震蕩會是接下來市場的主旋律。策略上,看好具備低估值、高分紅特性的相關板塊。
鴻涵投資投資總監陳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當下仍是存量特征,市場風險偏好中性偏高,但又缺乏持續上行的必要動能。市場仍處于醞釀多空平衡的階段,在政策消息面持續放出利好以及PMI環比數據偏向修復基礎上,市場沒有大幅向下的基礎。從大級別上看,震蕩上行行情已經開啟,注意逢低買入。
君茂資本創始合伙人潘亞軍向記者表示,近期針對地產的扶持政策接連出臺,提振股市的政策也連續推出。如果國內地產行業的形勢得到穩定,將有利于A股和港股市場的穩定和上漲。美國的失業率最近開始攀升,歐洲經濟也有萎靡的跡象,如果美國的加息政策走向終結,這對中國的金融政策和外匯形勢也會有很大的助力。總體上,宏觀形勢有朝著積極方向發展的趨勢和可能,微觀上其實一直不乏優質企業逆勢奮斗和默默成長。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郗朋認為,隨著美聯儲加息周期將結束,美元將趨勢走軟,當美元走軟時,通常資金將會流入新興市場,利于全球經濟的復蘇,依然看好A股后市的表現。
煤炭行業逆市上漲
9月7日,在市場震蕩回落中,熱點繼續輪動。從申萬一級行業看,今日僅有煤炭行業實現上漲,漲幅達0.02%。另外,電力設備、電子、美容護理等行業跌幅均超2%。
具體熱點看,今日酒店及餐飲板塊逆市領漲,君亭酒店、西安飲食漲超3%;教育板塊沖高回落,國脈科技、東方時尚漲超5%;電子競技開盤沖高后震蕩下行,華立科技20CM漲停;另有景點及旅游、華為鯤鵬、跨境支付板塊上漲。下跌方面國家大基金持股板塊領跌,光刻膠、BC電池、半導體及元件等近期活躍板塊跌幅居前。
談到市場熱點的變化,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向《證券日報》記者說,周四A股市場出現了節節走低的態勢。其中,周三大漲的光刻膠為代表的半導體股急挫,從而驅動著科創50指數下跌3.72%,為近期所罕見,由此折射出短線資金較為猛烈的套現拋壓。不過,急跌過后,活躍資本市場的基調將再次提振市場參與者對未來新積極措施的預期。
對于后市的投資策略,方正證券表示,穩增長的政策“組合拳”接連推出,促轉型的政策“組合拳”也將有望推出,增長與轉型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皆不可或缺,A股中長期系統性與結構性行情值得期待。政策吹響了投資的“集結號”,把握難得的底部投資機會,為中長線投資布局正當時。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逢低關注券商、有色、軍工、TMT底部股、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次新股及高β的底部中小盤股,繼續回避外資重倉股及高位破位股。
(編輯 孫倩)
12:02 | 萬和電氣2024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
12:01 | 露笑科技2024年扣非凈利同比增長10... |
11:58 | 游族網絡:新游戲儲備開辟新增長點... |
11:58 | 滬硅產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6... |
11:56 | 祥源文旅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 |
11:55 | 華寶新能2024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40... |
11:55 | 加速構建“一核多翼”大健康生態圈... |
11:53 | 天鐵科技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41.69%... |
11:52 | 永新光學2024年營收再創新高 參與... |
11:49 | 鼎捷數智2024年營收歸母凈利潤雙增... |
11:46 | 匯宇制藥單季度凈利潤首現虧損 |
11:43 | 隆平高科2024年凈利潤1.14億元 經...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