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康美案巨額賠償引發獨董離職
2021年11月12日,被稱為“中國集體訴訟第一案”的康美藥業證券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康美藥業因年報等虛假陳述侵權賠償證券投資者損失24.59億元,馬興田及5名直接責任人員、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及直接責任人員承擔全部連帶賠償責任,13名相關責任人員按過錯程度承擔部分連帶賠償責任。
一直以來,獨董被市場認為是“不干活兒只拿錢”,落得了上市公司“花瓶”的尷尬稱號。而在這一次承擔連帶責任的人員中,兼職獨立董事江鎮平、李定安、張弘要承擔10%連帶責任(約2.46億元);兼職獨立董事郭崇慧、張平要承擔5%連帶責任(約1.23億元)。這一處罰金額遠超其任職期間在康美藥業所獲薪酬。
康美案例引發了市場對獨董制度的關注,獲得與風險不成正比引發了獨董離職潮。自2021年11月12日至12月10日,A股有60余家上市公司獨董提出辭職。其中開山股份控股股東開山控股公開譴責離職獨董的行為,讓這一話題沸騰。
不過,康美藥業獨董最終有驚無險。2021年11月19日晚,*ST康美發布公告稱,有財產擔保債權組、普通債權組與出資人組均表決通過重整計劃草案以及相應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參與本次重整的投資人擬向公司投入的資金總額不超過65億元,該資金也將用于證券虛假陳述侵權集體訴訟案確認的賠償,這也意味著*ST康美獨董上億元賠款是否不用交了。
觀察:獨董“獨立”需要多方努力
隨著康美案一審判決落槌,其5名獨立董事被判承擔5%至10%的不等巨額連帶賠償責任,獨董這一職業仿佛一夜之間就從“輕松”變得“高危”起來。市場普遍認為獨董的收入與處罰不匹配,引起部分上市公司獨董的扎堆辭職,繼而引發對于獨董制度有效性的懷疑。
我國將獨立董事制度引入了上市公司,但以往證券執法實踐表明:獨董與其他董事擔負同等的義務、承擔同樣的責任,對違規零容忍。新《證券法》第197條明確規定,如果上市公司未披露有關信息,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獨立董事負有直接責任)將會受到20萬元到200萬元的罰款;如果上市公司披露了信息但有虛假陳述的話,負有責任的獨董將會受到50萬元到500萬元的罰款。筆者注意到,2021年3月份,廣東榕泰因財務造假、信披違規等,其四名獨董分別被處以50萬元的罰款,罰款約為獨董8年的薪酬。也就是說,在我國,獨董向來就是高危職業,而非人們理解的“平躺”就能賺錢的職業。
根據我國《公司法》獨立董事違反法定義務時,需要面臨的法律風險包括:董事從事欺詐行為并使公司因此遭受損失的,必須對公司因此而遭受的損失負賠償責任;因濫用公司機會、信息或財產而獲利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因受賄或秘密取得利潤而需承擔的法律責任;違反保密義務的法律責任;應履行信息披露職責的注意義務,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獨立董事因錯誤信息而作出錯誤判斷的法律責任。
讓獨董“獨立”需要多方努力,獨董制度的優化勢在必行。
2021年12月4日,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也就獨董制度發言,表示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市場各方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的意見建議,已組織專門力量進行研究,將充分傾聽各方意見,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推動系統完善,進一步明晰獨立董事權責邊界。我們認為,制度要從根本上解決“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制度,更加清晰獨董的責權利關系。同時,交易所加強上市公司獨董任職資格備案審查工作,提升獨董進入的門檻。
在上市公司層面,讓獨董真正“獨立”需要下一番決心。上市公司要強化和完善公司治理架構,為獨董監督工作提供便利;給予較高的話語權,讓獨董實實在在發揮其客觀作用。保護股東權益、投資者權益,說到底也是上市公司提升整體價值的有效途徑。
在獨董個人層面,要有職業的敬畏感、責任感,敢于擔當,敢于在董事會上提出不同意見。正如同時擔任格力電器、萬科A、中光學和柔宇科技獨董的劉姝威所言,獨董要對投資者負責任,對有關資料出現疑問必須詢問上市公司相關部門,簽字前嚴格審查相關資料,否則,拒絕簽字。
康美案的這份判決,或許可以敦促現任獨董們履行自己的職責,當好“看門人”,但也可能會導致很多優秀的獨董,基于保守的風險偏好而選擇辭職。需要強調的是,康美案只是個案,不應將處罰與某個職業掛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獨董還是其他高管,應當遵守公司章程,忠實履行職務,維護公司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職權為自己謀取私利。
延伸閱讀
¡《“獨董”怎樣才能真管用》經濟日報2021年12月1日
¡《如何讓獨董既“獨立”又“懂事”》證券日報2021年11月21日
¡《辭任現象并非“離職潮”獨董生態有望改善》中國證券報2021年12月6日
¡《中國獨董挺起你的脊梁》證券時報2021年11月22日
¡《康美造假案打碎A股一堆獨董“花瓶”》 每日經濟新聞2021年11月18日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