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和英國倫交所“互聯互通”,中國投資者可“玩”英國倫交所上市股票,英國投資者也可以“玩”上交所A股。
納尼?滬倫通要來了?是的!
就在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第二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宣布了今年年內中國擴大金融領域開放的一攬子措施,其中就有“爭取于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這是中英兩國2015年啟動滬倫通可行性研究以來官方第一次明確開通的具體時間。
當天,中國證監會“遙相呼應”,發言人高莉透過官網也表示,證監會積極推進“滬倫通”準備工作,堅定不移地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滬倫通是什么?
想想滬港通、深港通,大概就明白了,就是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實現上交所和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互聯互通”,讓中國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買賣在英國倫交所上市的股票,同時,也讓英國投資者過一過我大A股炒作的癮。
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是中國資本市場走向成熟的發展方向。顯然,滬倫通屬于國際化的一招好棋,是2014年11月開通滬港通、2016年12月開通深港通之后A股國際化的第三步。新華經濟分析師認為,與滬港通、深港通相比,滬倫通更具標志性意義,畢竟倫敦是全球排名居首的金融中心。
滬倫通年內爭取“通車”的信號已發出,但投資者如何“乘車”的“須知”事項目前還未明朗。
可想而知的技術難題,一是交易時間。上海、倫敦兩地存在8小時的時差,倫敦開盤時,滬市正好收盤,投資者玩轉雙方股票需要夜以繼日、“白加黑”操作,那不是玩股票,是玩命了。二是A股是T+1交易——當天買進,次日才能賣出,而英股是T+0,當天買賣自由;A股實行10%的漲跌停板,英股則漲跌幅度全放開。
這些技術性難題的確很“傷腦”,不過,根據有關報道,經過兩年多攻堅克難,中英雙方已找到破解之道。倫交所首席執行官XavierRolet曾透露,滬倫通將會與滬港通完全不同,這將是一個跨境交易的“新概念”,“我們會設計一個特別的體系,來使得中國投資者可以在倫敦的非交易時段買賣英國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相對應的,上交所也會對英國投資者作出類似特殊安排。
滬倫通一旦上路,順便把人民幣也帶了出去,這對人民幣國際化也大有好處。聯想到3月26日允許外資參與“游戲”的中國版原油期貨登場、“石油人民幣”誕生,以及大連鐵礦石期貨即將引進境外投資者,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下的可是好大一盤棋。
有人從滬港通、深港通目前交易不夠活躍、投資額度經常無法用盡這一點,認為對未來滬倫通更需要降低期望值,畢竟倫敦與內地投資市場的文化差異,相比港股更大。
但新華經濟分析師認為,以如此視角看待滬倫通、滬港通、深港通這“三兄弟”,格局顯然小了。中國金融領域開放肯定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相應的開放措施和制度安排,先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搭建的是框架平臺,至于滬倫通“三兄弟”、中國版原油期貨等發揮的作用和影響,尤其是即期作用和影響,本來就不應不切實際地高估。成熟市場需要長期培育,既需要相關制度配套,也需要相關市場攜手共進,如,A股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大小都和匯率利率市場化改革密不可分。
滬倫通讓投資者看到了新的投資渠道和機會,也讓期望上市的企業看到了新希望。滬倫通有助于中國企業到倫交所上市,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新華經濟分析師也提醒,目前已在倫敦二板市場上市的一些中資企業還需要提升“口碑”,未來新上倫交所中資企業更應塑好內功,從而讓包括中國股民在內的全球投資者對中資企業更有信心。
最后,新華經濟分析師想強調的是,改革開放是中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功經驗之一,未來只會更堅定地走下去。而且,在落實開放措施方面,中國秉持的是“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對于這一點,以“中國金融領域不夠開放”為口實之一而挑起貿易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完全不必“猴急”,太過急切,甚至強迫,反倒暴露出自己居心不良。
中國雖“貴”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總體定位并沒有變,所以,中國的金融開放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按照自定的步調穩步推進,匯率利率市場如此!銀行保險業如此!證券業也如此!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