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突破8000億元!剛結束披露的2017年年報顯示,滬市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高達8463億元,創歷史新高。刷新紀錄的同時,滬市現金分紅還呈現新的氣象:持續穩定的高分紅群體不斷壯大;一些長期不分紅的公司甩掉了“鐵公雞”的帽子;往年嘈雜紛擾的“高送轉”也聲息漸悄。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逐步提升,離不開各方對現金分紅長期不懈地推動。在證監會的指導下,上交所始終將引導現金分紅作為監管和服務的重中之重。滬市公司現金分紅的亮麗“成績單”,是企業經營質量提升的成果體現,更是監管持續關注、引導、鼓勵所取得的成效。
現金分紅創多項新紀錄
2017年度,滬市公司現金分紅刷新多項紀錄:總金額、家數、比例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從分紅總金額看,2017年度為8463億元,較2016年度的6823億元、2015年度的6729億元分別增長24%、26%。即使剔除新上市公司,滬市公司分紅額仍超過8000億元。從分紅家數看,共有1100余家公司推出派現方案,較2016年度、2015年度分別增加26%、49%。從分紅比例看,平均分紅比例高達37.92%,較2016年度、2015年度的平均分紅比例整整高出5到6個百分點,也創了歷史新高。
滬市公司分紅傳“捷報”,主要緣于整體經營業績大幅改善的“底氣”。2017年,滬市公司實現凈利潤約2.62萬億元,增長18.55%,增長率創近年新高。其中,代表實體經濟的非金融企業實現凈利潤1.03萬億元,增長39.8%,對應現金分紅總額超過4000億元。特別是煤炭、鋼鐵等直接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傳統行業,不僅扭轉了虧損局面,相關公司更是積極提出高比例分紅方案,與投資者共享發展紅利。
拉長時間軸,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持續增長會更為直觀,而這與證監會、交易所有關鼓勵現金分紅的制度安排和監管引導密不可分。2004年以來,證監會陸續出臺多則通知指引,將現金分紅與公開發行等行政許可掛鉤,并不斷強化分紅信息披露要求。在證監會的指導下,上交所2013年出臺了《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下稱《指引》),首次提出不低于30%分紅比例這一鼓勵性指標,意在倡導現金分紅。同時,《指引》強化了現金分紅信披義務和決策程序,提升了上市公司分紅政策的透明度和穩定性,增強了中小股東的話語權。近年來,上交所嚴格執行上述規則要求,始終圍繞實現投資者回報、培育價值投資理念的目標,切實做好對現金分紅的監管與服務。目前,滬市公司現金分紅金額已較《指引》發布前增長72%,平均分紅比例也從31%提高至近38%。
穩定高分紅群體不斷壯大
一個可喜的現象是,滬市持續高比例分紅的公司家數逐漸增多。據統計,近3年現金分紅比例維持在30%以上的公司有390家,在50%以上的有57家,較此前分別增加了14%和10%。而2017年度1100余家派現公司中,有778家的分紅比例在30%以上,有194家公司分紅比例在50%以上,有67家公司比例在80%以上。分行業看,金融業、制造業仍是分紅主力,2017年度分紅分別達到4341億元、1659億元,同比分別增加9%和35%。下轉2版
具體看,滬市穩定高分紅群體也呈現結構性特點。其中,有作為藍籌股“火車頭”的金融業龍頭。如中農工建交等國有銀行三年平均分紅比例均在30%以上,其股息率也均高于三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也有傳統行業的“實力擔當”,例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神華等公司三年平均分紅比例均在35%以上,上汽集團、福耀玻璃等公司分紅比例更是長年保持在50%以上。此外,滬市高端裝備、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業態等創新產業中的部分公司,在自身壯大的同時也積極與投資者分享發展成果。例如,三一重工、振華重工等公司,近三年現金分紅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滬市穩定高分紅群體的形成,離不開各方的長期倡導和推動,也與滬市上市公司的結構以及近年來資本市場生態的持續改善相關。滬市集中了一批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中型藍籌企業,這些企業既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落實國家戰略的執行者,也是堅持股東回報和價值投資理念的引領者,更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捍衛者。以上證50和上證180成分公司為例,2017年度分別派現4988億元和6861億元,占滬市分紅總額的61.5%和84.59%,是滬市高分紅群體的壓艙石。
“鐵公雞”大幅減少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對上市公司“鐵公雞”長年不分紅的現象高度關注。但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度滬市不少曾經的“鐵公雞”主動推出派現方案。如在2014年度至2016年度具備分紅能力但連續未分紅的40家公司中,有16家在2017年度推出了分紅方案,平均分紅比例達到40%。同時,一些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未分紅公司也詳細披露了未分紅的具體原因,包括經營業績較差、現金流緊張或業務發展資金需求較大等。
今年上交所堅決采取監管措施,加強對“鐵公雞”類公司的監管約束,通過約見談話、強化年報財務審核、發監管函、召開投資者說明會等方式,督促其高度重視現金分紅,向投資者發放必要的現金紅利。今年2月,上交所在交易大廳組織召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專項說明會,首次要求5家長期未分紅的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和董秘面對面接受媒體和投資者的集中提問,并進行全程網絡直播。在召開說明會的同時,上交所還向11家市場質疑較大的“鐵公雞”發出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以真金白銀切實回報投資者。
“高送轉”偃旗息鼓
與現金分紅水平創新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滬市“高送轉”公司家數大大減少。據統計,2017年度,滬市推出每10股送轉5股以上的公司僅10家,上一年度為54家。同時,相關公司股價走勢也“今非昔比”。據統計,高送轉披露前一個交易日,股價平均漲幅僅約1%;披露后一個交易日,平均漲幅僅約5%;披露后三個交易日,股價基本回歸常態。可見,上市公司對高送轉的態度更加謹慎,市場中的高送轉概念也明顯降溫。
A股市場流行多年的高送轉偃旗息鼓,既是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意識增強、投資者日益成熟的表現,同時也是一線監管持續加強所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近幾年,上交所堅決落實證監會從嚴監管要求,對高送轉每單必發問詢函、每單必查內幕交易,第一時間傳遞監管立場和態度,不斷加大監管約束。今年4月,上交所就《上市公司高送轉信息披露指引》公開征求意見,進一步將高送轉與業績增長、股東減持和限售股解禁相掛鉤,就是為高送轉這一困擾A股市場多年的頑疾開出“藥方”,引導上市公司合理安排投資者回報方式。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金分紅不僅反映出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和自治規范水平,也關乎市場形成健康生態的大局。今年,上交所將圍繞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這一目標,支持上市公司在專注主業、改進經營的同時,繼續通過積極分紅回報投資者,使廣大中小投資者分享企業發展成果,維護資本市場良好的發展勢頭。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