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ST昆機與*ST吉恩的雙雙退市,ST板塊估值邏輯也再度出現變化。5月23日,仍在交易的65只ST股中,股價出現下跌的54只,占比高達83%。
該來的最終還是來了。
5月22日,上交所發布公告,由于業績連續四年出現虧損,*ST昆機(600806.SH;0300.HK)與*ST吉恩(600432.SH)將雙雙遭到退市,兩家公司將于5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30個交易日后退入“老三板”,正式告別A股。
但這并不意味著永別。上交所在相關問答中表示,若在未來*ST昆機與*ST吉恩滿足重新上市條件,可以向其提出重新上市申請。在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新的接觸中,兩家公司相關人士亦表達了未來回歸A股的期望。
隨著*ST昆機與*ST吉恩的雙雙退市,ST板塊估值邏輯也再度出現變化。5月23日,仍在交易的65只ST股中,股價出現下跌的54只,占比高達83%。
結局難改
對*ST昆機與*ST吉恩來說,兩家公司退市的命運,也許在今年4月底各自年報披露時就已寫下。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ST昆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50億元,此前三年則分別虧損2.04億元、1.96億元、2.09億元。*ST吉恩類似,2014-2017年,其虧損的額度分別為5.38億元、28.70億元、21.86億元和23.63億元。
對于退市的結局,*ST昆機和*ST吉恩內部也早有預期。5月初,一位*ST昆機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公司業績難以扭虧,根據相關上市制度,退市已是板上釘釘,僅剩最后交易所宣布最終決定。
不過,即將退入“老三板”市場的*ST昆機與*ST吉恩,此次離開A股也許并不意味著永別。上交所在相關公告中表示,在退入“老三板”市場12個月后,若再度出現符合交易所上市條件,包括盈利、凈資產等方面的情況,可以申請恢復上市。
*ST昆機與*ST吉恩對未來恢復上市也表達了肯定的預期。5月23日,*ST昆機一位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退市確實可惜,但已無法改變,未來希望改善經營,滿足回歸A股的條件,目前則將努力滿足港交所的要求,爭取H股早日復牌。
*ST吉恩有關負責人則回復稱,公司將以重新上市作為后續發展的努力方向,進一步加強信披、投資者關系管理等相關工作。
但無論是*ST昆機還是*ST吉恩,兩家公司能否回歸A股,仍需要面臨極大的困難和不確定性。
面對行業衰落,*ST昆機能否扭轉目前的頹勢很難預知,而大股東沈機集團也面臨同樣的經營難題,在公司轉型升級中或許難以提供支援。
“大股東的態度太重要了,現在也只有等待。”一位接近*ST昆機核心層人士說,“大股東自身能力也有限,提供不了太多幫助可以理解。”
與*ST昆機相比,*ST吉恩在解決經營問題之前,更需要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債務逾期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ST吉恩新增逾期貸款本金共計0.12億元,新增欠息0.56億元。由此,本金累計逾期金額高達72.87億元,欠息累計15.16億元,合計88.03億元。
“公司將積極與債權人等各利益相關方進行溝通,穩步推進公司債務解決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調整負債結構、調整付息周期、債轉股等方式),力爭妥善解決公司債務問題,減輕公司負擔,保障公司正常運營和人員穩定。”上述*ST吉恩負責人說。
ST股估值承壓
*ST昆機與*ST吉恩的雙雙退市,也令與兩家公司同屬一個板塊的ST股猶若驚弓之鳥,在5月23日當天出現大面積股價下跌的情況。
Wind資訊數據顯示,包括上述退市的兩家公司在內,目前A股仍有85家上市公司為風險警示股票,除暫停上市、停牌等情況外,5月23日仍在交易的ST股為65只。其中,54只在當天股價下跌,占比超過八成。更有*ST天業(600807.SH)和*ST天馬(002122.SZ)兩家公司的股價出現跌停,而上漲的僅有11只,占比不足17%。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ST昆機與*ST吉恩雙雙因業績虧損而遭到退市,對同樣普遍存在業績問題的ST板塊來說,實際上是敲響了退市的警鐘。
*ST昆機與*ST吉恩的退市,也是自今年3月,退市新規出臺后首批因財務問題而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此前,新修的退市規則除拓寬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內容、加強交易所退市決策主體責任外,也加大對財務狀況不良上市公司的強制退市執行力度。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魏偉表示,對財務狀況不良企業實施強制退市,將有助于促進上市公司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信披質量、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并引導市場回歸價值投資主線。
值得注意的是,退市新規中,還加大了對年末突擊利潤調節,利用“財務技巧”規避虧損從而實現“保殼”的監管,這也為ST股的“摘帽”更增添了難度。
Wind資訊數據顯示,除尚未披露年報的*ST華澤(000693.SZ)外,其余84只ST股中,去年凈利潤依然虧損的為50家,占比60%;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的更有70家,占比超過83%。
至今年一季度,84只ST股中,歸母凈利潤再度虧損的升至54家,但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的家數卻小幅減少至61家。
上述上海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過去退市標準有待建立,也導致A股與海外市場相比退市率過低,但在退市制度完善之后,ST股的“殼資源”價值將進一步壓縮,業績將成為影響上市公司估值最重要的因素,一些業績差,且主營業務沒有發展前景的企業將會逐漸被邊緣化。
“A股打破剛兌,在加速優勝劣汰,至于未來會不會出現退市常態化,從目前監管政策的執行上來看,存在很大概率。”上述策略分析師說。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