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左永剛
8月3日,證監會披露2017年度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截至2018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已上市的3531家公司(其中A股3513家),除康達爾、山東地礦、*ST華澤、凱迪生態、千山藥機、撫順特鋼、中毅達、美都能源、*ST上普9家公司未按期披露年報外,其余3522家均按時披露了經審計的2017年年度報告。為掌握上市公司執行會計準則、內部控制和財務信息披露規范的情況,證監會會計部抽查審閱了798家上市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和內部控制評價、審計報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2017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傮w而言,上市公司能夠較好地理解并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范和相關信息披露規則,但仍有部分公司存在會計確認與計量不正確、財務及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規范的問題。
年報分析發現,部分上市公司在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范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合并報表范圍判斷不恰當;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未充分識別和確認可辨認無形資產;或有對價初始確認和后續計量有誤;收入確認與計量不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資產減值計提不充分,商譽減值測試方法不正確,利用資產減值計提及轉回調節利潤;金融工具、政府補助、遞延所得稅、非經常性損益和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處置組和終止經營相關的準則或規定執行不到位;資產減值、現金流量表、會計估計、終止經營、非經常性損益等相關信息披露有誤或不充分,少數公司財務報告還存在文字表述、數字勾稽等方面的簡單錯誤;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和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未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中內部控制評價范圍披露不規范、內部控制缺陷相關信息披露不充分、內部控制評價結論不恰當等。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存在的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問題,也反映出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在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未保持足夠的職業懷疑、專業勝任能力不足、重大非常規交易和會計估計審計不到位,以及風險意識不足、部分審計程序流于形式、項目質量控制不到位等問題。
對年報審閱中發現的上市公司執行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范以及財務信息披露規則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審計問題,證監會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通過發布本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向市場傳遞關于執行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范、財務信息披露規則和審計規范等方面的監管標準,引導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切實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和審計項目執業質量。
二是整理匯總年報審閱中發現的上市公司問題線索,與交易所、有關證監局等一線監管部門配合進一步了解情況,在此基礎上認定上市公司存在違反會計準則、內部控制和財務信息披露規范要求的,按照有關監管安排進行處理。
三是針對會計準則具體規范不明確、實務中存在爭議的問題,加強調研,推動準則制定部門制定指引。對于準則有原則性規定但執行中有爭議的問題,盡快形成監管口徑,以監管問答等形式對外發布,指導市場實踐。同時,持續收集整理典型案例,以案例指導的形式,提升上市公司理解和運用準則的能力,促進市場主體會計專業判斷意識與能力的提升。
四是進一步關注市場熱點、難點問題,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收入、金融工具等新準則實際執行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及時溝通協調,加強技術指導,促進上市公司實現新舊準則執行平穩過渡。
五是結合年報審閱發現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執業質量問題,進一步強化對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審計項目的監督檢查,督促其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勤勉盡責,不斷提升執業質量。同時,加強與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聯系,加大專業指導和培訓力度,提升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