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創業板注冊制“迎新”再接再厲。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深交所已受理創業板IPO、再融資及重大資產重組在審企業合計277家,其中IPO為187家、再融資87家、重大資產重組3家。
在已受理的187家IPO企業中,有18家為新增申報的項目,169家是存量企業平移申報企業,計劃首發募資合計1309.38億元。
另外,盡管存量企業平移申報已于6月29日正式結束,但具體的受理名單在5個工作日后公布,這就意味著最后一批名單有望在7月6日揭曉。
187家IPO企業
集中在四大行業
本報記者梳理后發現,上述187家企業從行業分布看,涵蓋了39個證監會劃分子行業,主要包括24家計算機、通信等電子設備制造業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19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15家、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12家等,前十大行業占比達64%。
華財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創業板定位于支持創新創造類企業,鼓勵新舊產業融合,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從受理的創業板行業分布看,以制造業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為主,基于我國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我國將由“制造大國”向“智造大國”轉變,創業板的使命就是要支持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我國傳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按照深交所發布的創業板企業上市申報規定,原則上不支持傳統行業企業上市,但支持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自動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從187家IPO企業的行業分布也能看出這個導向,與計算機、通信、信息技術服務相關的企業占比較高,這符合當前全球經濟數字化的趨勢,也偏向于實體經濟融合的企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北上廣等六地
占比超七成
從各地區域分布來看,主要分在廣東、江蘇、浙江、北京、上海、山東等地,上述6地被受理企業均在10家以上,共136家,占比73%;前十大區域被受理企業合計占比達到85%。由此可見,創業板充分發揮了區位優勢,廣東省的企業優先選擇在創業板上市,并以廣東為核心輻射到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吸引眾多企業到創業板注冊上市。
“粵港澳大灣區試圖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長三角城市群試圖實現創新驅動經濟轉型升級,這需要創業企業的創新產出。受理企業中,廣東企業數量居首,江蘇榜眼,浙江探花,反映了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有效實施,也反映了創業板在國家戰略推進中的應有貢獻。”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盤和林看來,經濟發達、創新創業氛圍好的區域往往能夠培育出更多優質的企業:一是這些區域的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聚集程度更高;二是數字經濟發達,與實體經濟融合程度較高、較早,制造業等傳統行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在以鼓勵創新為導向的創業板規則競爭中占優;三是這些地區的營商環境也更優,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更低。
另外,據本報記者梳理,從保薦機構看,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以及民生證券等券商服務創業板IPO企業較多,前十保薦機構合計服務企業占比53%。
從會計事務所服務情況看,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服務企業最多,達到31家,占比17%;其次是立信會計事務所,服務29家,占比16%;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服務企業21家,占比11%,三家事務所服務企業占比43%。同時,服務企業數量前十會計事務所合計服務企業149家,占目前被受理企業總數的80%。
謝彩認為,從前十大機構服務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受理的IPO企業看,券商行業競爭最為激烈,會計師事務所頭部機構競爭力強。券商、會所以及律所等專業服務機構,在注冊制改革推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意味著承擔的責任更大,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服務能力和資本市場專業服務精神,做好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促進上市企業質量提升,保護投資者利益,為建立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生態貢獻自己的專業力量。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