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近期,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制作了一份“工作規程”和一份“應用指南”,但使用的對象并非上市公司,而是每一位一線工作人員。這兩份“手邊書”分別明確了日常監管服務的工作流程、細化了具體應用場景的服務要求,基本涵蓋了公司監管的每一個角落。
這些只是上交所通過監管服務豐富高質量發展“施工圖”細節的一部分。10月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為上市公司進一步夯實基礎、體質增效提供了根本遵循。將《意見》這項宏大工程的“路線圖”變成“施工圖”,是上市公司的主體責任,同時也需要一線監管出力氣、給支持。事實上,上交所的監管服務已然在新形勢下升級優化。
據了解,近期上交所多項工作同時鋪開,把服務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培訓打基礎、幫助解疑難、調研探實情、溝通不間斷。通過每一次走訪,每一個問題的解決,上交所對監管主業的“專注力”、“開門搞監管”的“行動力”、深入市場各參與者的“凝聚力”,已經成為幫助提升上市提升質量、惠及實體細胞的一股重要力量,抓牢這三個關鍵詞,也是上交所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豐富的“細節”。
錨牢監管主業“專注力”
國慶長假之前,東貝集團換股吸收合并東貝B股的方案收到了證監會核準批文。盡管公司的B轉A之路尚未真正走完,但沉寂多年的B股市場已經因為公司的成功探索信心大增。這背后,有當地政府、證監局的大力推動,也離不開上交所的鼎力支持,不僅在方案設計上給予諸多建議,還特地加快公告審閱和發函流程,為公司加快推進B轉A贏得了時間。
這是上交所基于監管專業性、及時性和有效性提供監管服務的一個生動案例。這也意味著“監管服務”的外延正在不斷擴大,形式也在悄然發生改變。“資本市場建立以來,一直是監管服務‘一肩挑’,而上交所的服務工作最早從1999年就開始,也一直是重點所在。尤其是近年,隨著資本市場不斷發展、上市公司數量和結構以及監管理念帶來的變化,上交所及時調整監管方式,把更多精力及時轉到服務上來。”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最直觀的,是來自實體企業的需求日顯。“隨著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的逐漸深入,單純的監管職能已不適應市場發展潮流。尤其是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市場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也希望交易所與時俱進,在此背景下,上交所在信息披露、投資者保護、再融資和重組等資本運作方面采取了很多切實有力的措施,實打實地支持企業的發展。”南山鋁業的董秘隋冠男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表示。
服務成為監管“進階”的重要方式,但其“錨”還在于監管對本職的專注——針對信息披露、政策咨詢方面的專業幫助。
其中,培訓工作是基礎和常規“動作”。長時間內,無論外界還是監管者本身,都將信息披露、規范運作的培訓作為監管服務的重頭。如今,作為監管服務“起點”的培訓工作也成為監管服務的重要依托。但在課程內容上已經實現了“N個版本”的更新換代——從最早的董秘資格培訓、日常信息披露規范培訓,發展到如今的資格類課程、持續監管提升類課程、面向新公司掌門人的“首航”課程、“新手”董秘操作課程、針對信息披露規范程度“有待提高”的對象的“小灶”課程等等層次更豐富,培訓類型、形式更多樣,培訓的針對性、專業性已今非昔比。
另一重專注的含義在于對日常信息披露及對專項事項提出解決方案——發揮監管專業性,不簡單說“不”,幫助公司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解決問題。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紓困、B股改革,諸多市場關注的重組或者整合方案,“幕后”都有一線監管的答疑解惑。尤其是對于規則的適用和解釋、披露的時點等等,情況不同公司對政策的理解和執行程度不一,而監管提前介入溝通,能夠減少公司對信息披露、政策導向的疑慮。
這一點洛陽鉬業感受頗深。公司董秘岳遠斌告訴記者,公司前期完成海外并購,但標的資產業務和公司傳統的礦業生產業務差異較大,如何讓財務報表更客觀地反映公司的實際生產經營狀態,易于投資者理解,成了一個難題。公司于是向上交所求助,“本來以為交易所作為監管部門只會簡單回答行不行,沒想到他們還積極協助同證監會溝通、協調,給了我們一個最周全和穩妥的答案。”岳遠斌說,“這個過程中,我們接觸到的上交所一線監管人員都專業、耐心、務實地為公司指導和解決問題,服務態度令人感動,切實做到了‘精準監管、柔性服務’。”
“對監管主業的針對性、有效性、專業性的專注,是一切監管服務的基礎,其實也是“寓監管于服務”的最直觀體現。”上述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邁開步子加快“行動力”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一線監管提供哪些支持,排憂解難又要解決哪些“癥結”?走進公司會有最直觀的感受。
從今年下半年起,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一批一線人員來到對口公司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說是走訪,其實更類似于“現場答疑解惑”。對于走訪調研,上交所前期進行了精心準備,走訪人員首先梳理目標公司行業情況、公司經營狀況和面臨問題。如此“帶著目標”的走訪絕非走馬觀花,而是要解決問題。有些監管職責范圍內的問題,能現場解決的就現場解決。至于現場解決不了的,也要記錄在案,待返回后第一時間回復,不能一拖了之。
“監管資源雖然緊張、有限,但基層一線人員重啟上市公司走訪不是無用之功和形式大于實質的表姿態。交易所針對信息披露的一線監管雖然是非現場的形式,但搞監管必須兩耳多聞,兩眼多看,走出去才能對實體企業有直觀的感受,從交易所大樓到廠房、工地、田間地頭,這是上交所開門搞監管非常重要的一步。”上述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一大體現“行動力”的專項服務是領導班子搭建了上市公司“專項服務小組”,前期已分別前往浙江、山東、江蘇同地方政府負責人、企業負責人溝通,同時通過調研公司,進一步了解風險公司動向。
上交所公司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負責人還介紹,積極走訪上市公司是踐行提高上市公司服務質量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之一,通過實地考察,監管有了更感性的認識,有助于更加地深入了解企業所處的困境、遇到的問題,而且,走訪不務虛功,上交所會在第一時間拿出解決方案回饋給公司。
重心下移增進“凝聚力”
南山鋁業董秘隋冠男最近參加了一次上交所組織的行業監管交流會,評價不錯。“行業通氣會能及時了解市場監管動態,規避日常生產經營及項目運作過程中的相關風險;同時能夠促進同行業之間的溝通、學習,及時了解市場動向;其實,上交所也能從企業了解不同行業的特點,讓監管和服務更快速、有效。”
行業監管交流會重點聚焦不同行業,主要分析研判公司及所處行業近年的發展狀況。通過同各行業公司“接地氣”地交流,收集到的公司所提建議意見也十分具有現實意義:上市公司針對個別行業信息披露內容過細成本過高、國企股權激勵政策、A+H股公司兩地信披差異、并購重組政策等事項都有很多話說。而通過交流會,一線監管將會認真研究落實和改進,并及時反饋各公司。
另一種形式則更為日常——“服務通氣會”。監管員同公司用電話通氣構建和監管對象的“互動日常”。工作作風態度、最近監管動向、公司建議和近期疑問在“云端”傳遞,良好的溝通互信氛圍在現實中逐步形成。據了解,不限于線上溝通,未來定期的“線下服務溝通機制”也將在籌劃之中。
岳遠斌說,通過日常一線監管溝通和定期組織上市公司服務通氣會,交易所及時向上市公司傳達最新工作動態、征集工作建議,搭建了有效的交易所和上市公司的溝通渠道,使上市公司覺得非常親切,個別溝通、服務通氣會、微信群等交流方式,極大拉近了交易所與上市公司的距離。
將更多參與者拉入到服務的“輻射圈”,服務好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小目標”的背后,暗含共建資本市場“生態圈”的長遠計劃。以公司為切入,走訪、溝通、聯系等等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也是市場各方逐步消除信息不對稱、拉近距離的過程,共識一旦凝聚,事情辦起來更簡便一點、不必要的管制更少一點、市場化的步子邁得更大一點,為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松松土”“除除草”。
如今,因為監管服務的“小目標”帶來的實惠,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到這個“朋友圈”。大元泵業董秘俞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達了自己的切身感受:“在與上交所的日常工作聯系中,上交所既是承擔了資本市場一線監管職能的自律組織,同時也是最專業、最具效率的具有某種意義上的社會公共職能屬性的服務機構。”
服務是監管工作的一扇窗,更是一面鏡。“服務所提供的視角,同過往的監管視角并不矛盾,恰恰相反,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補充。服務是一面監管自我反省,并不斷完善進化的鏡子,以免監管陷入對技術主義的過度追求而忽略了真實的呼聲。”有業內人士表示。
理性專業的監管在加入了感性直觀的服務之后并未因此消解,反而發揮出“1+1大于2”的效果,共同推動了一線監管同企業相生相融,資本市場助力實體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施工圖”細節被一一填充,讓高質量發展的畫卷變得飽滿而富有生命力。
16:59 | 江城基金“十億百企創投計劃”發布... |
16:24 | 鼎際得舉辦POE產品發布會 剖析項目... |
16:07 | 上交所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座談會 支... |
16:06 |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與嘉... |
14:49 | 均普智能2024年扭虧為盈 在手訂單... |
14:48 | 金田股份亮相2025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