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10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證券業協會獲悉,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2019年度證券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報告》及精準扶貧專題報告。這是自2011年以來,中國證券業協會連續第九年發布證券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情況報告。報告分為上冊、下冊兩部分,上冊為證券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基本情況報告,下冊為證券公司精準扶貧專題報告。
為突出時效性和行業亮點,今年的報告涵蓋了“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統籌推進行業文化建設,共建行業良性生態”“強化投資者保護,保障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提升實體企業直接融資比重”“發揮證券研究專業理性引導作用,加強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預期管理”“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實踐”“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深入開展跨境金融服務,推動構建國際新經濟合作機制”“持續做好就業吸納和人才培養,不斷提升行業人才能力素質”“多渠道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塑造行業正面形象”以及“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施策精準幫扶,助力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鞏固成果創新機制,證券行業持續履行社會責任”等責任范疇,用數據說話展示行業責任擔當及責任建設成果。
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在報告序言中指出,2019年,伴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化,科創板設立并試點注冊制的順利推出,新三板市場化改革的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步伐的顯著加快,各項重大改革舉措不斷落地,資本市場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地位持續提升。
一是穩步提升資產規模,行業競爭能力進一步增強。2019年,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推進,證券行業緊緊圍繞“四個突出”,把握資本市場“看門人”、直接融資“服務商”、社會財富“管理者”和市場創新“領頭羊”的定位,持續增強資本實力,競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截至2019年末,行業總資產7.18萬億元,凈資產1.95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69%、6.63%;凈資本1.61萬億元,同比增長2.35%。2019年,證券行業業績明顯改善,實現營業收入3520.44億元,同比增長38.65%;實現凈利潤1137.12億元,同比增長106.29%;凈資產收益率6.29%,同比增長2.73%。
二是發揮行業專業優勢,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增強。以科技創新企業、民營企業為例,自2019年6月科創板開板以來,截至2020年7月,證券公司共保薦承銷143家企業實現科創板發行上市,融資2127.84億元,推動科技創新企業以“技術+資本”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為國內“硬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自2018年11月證券行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系列資產管理計劃啟動以來,得到行業機構積極響應,截至2020年6月底,54家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成立了120只支民資管計劃和81只子計劃,出資規模707.72億元,撬動外部資金315.93億元;45家證券公司管理的支民資管計劃及其子計劃進行具體項目投資,累計投出839.26億元,所投資標的涉及248家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切實紓解民營企業及其股東流動性困難。
三是加大信息技術投入,數字化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自2017年以來,證券公司加快科技賦能,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手段,作為驅動業務發展和服務升級的重要力量,在信息技術領域已累計投入550億元,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奠定有力基礎。其中,2019年,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金額205.01億元,同比增長10%,占上年營業收入的8.07%,較去年同期增長2.03%。作為智力密集型行業,金融科技人才的引進、培育與激勵成為證券公司數字化轉型關注的重點。截至2019年底,證券行業信息技術人員13241人,同比增長13.05%,占行業注冊人員數量的3.75%,較上年提升0.35%,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智力保障。
四是全面落實主體責任,投資者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2019年,證券公司著力培育理性、健康投資文化,舉辦各類投資者教育保護活動17萬余場,投資者參與超5000萬人次;65家證券公司與911家院校結對開展“投資者教育進百校”活動,在校學生參與達143萬人次;99家證券公司舉辦近9000場投資者適當性相關培訓,參與人員約65萬人次。此外,證券公司不斷深化金融科技探索與實踐,加快推進投資者服務智能化創新與應用,為提升投資者服務體驗增加的金融科技經費投入達17.2億元。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證券公司在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提供高質量證券服務,約95%的交易實現線上化辦理,切實保護投資者健康安全和合法權益。
五是共建行業良性生態,文化建設理念進一步增強。2019年是證券行業文化建設的宣傳倡導期。各證券公司黨委切實擔負行業文化建設、防范道德風險的主體責任,推動行業文化建設和公司文化建設有機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公司文化理念,豐富公司文化內涵,促進文化、業務雙向發展。經統計,截至2019年底,112家證券公司及資管公司制定《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85家公司由主要負責人直接牽頭組織實施文化建設工作,40家公司把文化建設納入公司治理,45家公司把文化建設融入公司發展戰略,以文化建設保障公司發展的創造性、堅定性、穩定性。
六是持續增加公益性支出,社會責任貢獻進一步增強。2019年,證券行業公益性支出5.58億元,同比增長7.22%;公益性支出500萬元以上的證券公司共36家,1000萬元以上的達到20家;“一司一縣”結對幫扶國家級貧困縣294個,結對幫扶深度貧困地區111個,服務貧困地區企業IPO3家,服務貧困地區企業新三板掛牌7家,服務貧困地區企業融資570.44億元,服務實體企業通過綠色債券及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融資1016.15億元。今年疫情期間,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證券公司自發自覺踐行公益責任,截至2020年4月,96家會員單位捐贈物資超過5.3億元(含母公司、子公司),部分會員單位還向貧困縣域捐贈資金共計4000余萬元,助力貧困地區打贏戰疫戰貧“雙勝利”。同時,強化金融支持,累計承銷疫情防控公司債券104只,協助發行人實現專項融資1057.25億元,以金融力量攜手實體經濟共克時艱。
當前,證券行業發展面臨重要關口。在外部環境、宏觀經濟、市場結構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面對資本市場改革新使命、注冊制試點新環境、全面開放新趨勢、科技運用新發展,證券行業要牢牢把握住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為行業發展帶來的重要歷史機遇,進一步完善中介機構能力和責任體系建設,加大對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力度;把握金融科技引領作用,著力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動行業文化建設,持續改善行業發展生態;著力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作為行業“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平臺,中國證券業協會表示,將繼續發揮“自律、服務、傳導”職能,貫徹落實新《證券法》賦予的職責,持續推動行業將社會責任行為體現為企業行動自覺,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展現行業責任擔當,肩負行業歷史使命。
(編輯 上官夢露)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