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IPO保持活躍,上市新股數量和IPO募資金額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6月30日,共有245家公司登陸A股,同比增長105.88%,合計首發募資金額2109.5億元,同比增長51.46%。
市場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IPO募資持續增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與此同時,監管層嚴把IPO“入口關”,不斷完善發行、審核等制度,為未來全面推進注冊制繼續積累經驗。
科創板IPO發行市盈率下降
支持“硬科技”和創新創業企業發展,是近年來資本市場深改方向之一。從上市板塊來看,上述245家IPO企業中,科創板、創業板、上交所主板和深交所主板(含中小板,下同)分別有86家、85家、54家和20家,IPO募資金額分別為708.27億元、527.29億元、741.01億元和132.92億元。
以此計算,注冊制下,上半年科創板和創業板IPO數量達171家,占同期全市場IPO數量的69.8%,募資金額合計1235.56億元,占全市場IPO金額的58.57%。
從受理情況來看,今年上半年,上交所累計受理100家企業科創板IPO注冊申請,深交所累計受理111家企業創業板IPO注冊申請。
“從上市和受理情況來看,創業板和科創板注冊制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參與。”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注冊制下IPO融資占比接近六成,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正有效發揮且逐步增強。
記者還注意到,今年上半年,科創板IPO發行市盈率較去年顯著下降。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剔除未盈利企業,年內上市的科創板IPO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約39倍,同比下降22%;去年同期,科創板發行市盈率約為50倍。
“今年以來,IPO保持常態化,一級市場平均發行市盈率中樞下移,說明市場對注冊制維度下IPO的看法愈發理性,這為將來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的平穩推進奠定了基礎。”華泰聯合證券執行委員會委員張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除了上半年已經登陸A股市場的245家企業,目前,A股市場還有龐大的“后備軍”。據記者梳理,截至6月30日,有64家擬IPO企業已經注冊生效或IPO獲證監會核準,尚未發行或正處于發行中。另外,滬深主板共有176家企業處于IPO排隊中,其中18家已通過發審會;科創板和創業板合計有567家企業處于IPO注冊申請進程中,其中115家提交注冊。總體來看,IPO排隊企業共743家。
完善制度問出“真”公司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IPO保持常態化的同時,監管環節持續“查漏補缺”,完善制度,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提高發行人信披質量,致力于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為全面推進注冊制積極創造條件。
例如,在輔導備案期間,為促進擬上市企業提高規范性,壓實中介機構責任,證監會制定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監管規定》并公開征求意見;在IPO審核期間,為強化信披責任落實,提高信披質量,證監會出臺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滬深交易所先后出臺科創板和創業板保薦業務現場督導規則。
此外,為了防范“影子股東”違法違規“造富”,證監會發布申請首發上市企業股東信息披露指引和證監會系統離職人員入股行為監管指引;為了強化科創板姓“科”屬性,證監會修訂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
“從輔導備案開始,到IPO審核環節,監管部門采取的諸多舉措,均為提高發行人信披質量,并力圖通過審核問詢問出一家‘真’公司,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張雷如是說。
“監管部門不斷修訂和完善制度,提高發行人信披質量,并壓實中介機構責任,為將來全面推行注冊制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陳靂表示。
從實踐來看,監管層采取的上述措施效果明顯。據記者梳理,截至6月30日,今年以來,有128家IPO申報企業主動撤單,其中,主板15家,科創板47家,創業板66家。
張雷認為,上述主動撤單的企業中,不排除有信披質量不高的情況。監管層通過嚴把“入口關”,直接將部分“帶病闖關”以及信披存在“瑕疵”的企業勸退。
“中介機構作為資本市場融資的參與者和橋梁,責任和作用相當重大。”陳靂表示,今年以來,監管層加大了對投行和發行人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倒逼一些企業不敢“帶病”上市,這有利于維護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