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多家科創類企業扎堆“趕考”科創板,僅6月30日就有14家企業赴科創板上市。過去的整個6月,科創板受理企業數達到75家公司,其中,18家為半導體公司。
在開板的兩年多時間里,科創板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應初步顯現,改革的“試驗田”作用得到較好發揮。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表示,科創板“試驗田”收獲了多維度創新成果,市場包容性明顯增強,資源配置效率顯著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短板逐漸補齊。在科創板注冊制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后,創業板注冊制改革也順利落地,資本市場的注冊制改革正在穩步推進。
硬科技扎堆排隊科創板
僅6月30日,就有14家企業的上市申請獲得上交所科創板的受理,包括了依圖科技、吉利汽車、樂普診斷、瑞能半導體、旭宇光電等。若把時間拉長來看,僅6月份,科創板受理企業數達到75家公司,其中,18家為半導體公司,超過今年1月至5月的受理總量,且受理時間基本集中于6月下旬。
每年進入6月通常是IPO申報的高峰期,由于招股書財務報表在其最近一期截止日后6個月內有效,因此為避免后續補充更新半年報數據,保薦機構和發行人會在此期間沖刺“趕考”,為后續IPO爭取更多有效期限。截至7月6日,科創板正常審核通道的企業數達到531家。
在監管趨嚴的大背景下,科創板的審核上市依舊保持著常態化的發行,今年上半年,科創板新增上市公司86家,首發募資金額合計達708.27億元。86家科創板新增上市公司“硬科技”成色十足,集中于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據Wind數據統計,86家公司涉及八大行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三大行業的公司數量較多,這離不開上市條件的高包容性。
有投行人士指出,在制度設計上,科創板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通過差異化安排,增強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通過引入市值指標,與收入、凈利潤、現金流、研發投入等財務指標進行組合,設置5套差異化上市標準,不再對持續盈利有硬性要求,為未盈利企業和特殊架構企業打開上市通道,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技企業融資需求。
圍繞培育更多具有“硬科技”實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企業,監管層不斷探索完善科創板制度規則。今年4月16日,證監會修訂《科創屬性評價指引》,新增研發人員占比超過10%的常規指標,以充分體現科技人才在創新中的核心作用,同時建立負面清單制度。
上交所黨委近日表示,要積極推進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和交易所事業發展堅守科創板“硬科技”定位,支持和服務科技創新國家戰略。
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
支持科技創新仍是資本市場下一階段的重點任務。證監會在理論中心組學習會上表示,要主動對接國家重點產業、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儲蓄、投資和消費良性循環,要提高支持科技創新的本領,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獨特機制優勢,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要提高推進更深層次改革的本領,扎實做好穩步推進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各項準備工作,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
為了確保企業質量,監管層今年以來通過現場檢查、政策完善等方式不斷提升首發企業的信息披露質量,從源頭上凈化發行市場環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認為,保持IPO常態化發行的同時,還應當充分、積極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推動更多資源向國家戰略相關產業、科技產業、新興產業集中,同時重視做好監管和風險防范工作。他表示,在全面推行注冊制的改革背景下,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根據不同行業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信息披露規則,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要嚴格落實退市新規,嚴把出口關,保證資本市場健康運行。
中證金融研究院院長張望軍在財新夏季峰會上表示,做好全面實行注冊制的各項準備,持續完善市場基礎制度,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增強對科技創新的制度包容性與適應性,一是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改革,加快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完善覆蓋科技創新性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二是暢通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環節制度,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三是進一步完善發行上市、再融資、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四是發揮好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對創新企業的培育、引導和風險緩釋作用,更好地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合作對接,引導各類創新要素集聚。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