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19日,A股市場質押股數占所有公司股份總量的比例為6.3%,上市公司質押風險得到進一步緩解。
具體到公司,第一大股東質押比例超過80%的公司數已降至311家,不足巔峰時期的一半。
目前仍有個別公司大股東質押比例較高,它們往往還存在主營業務低迷、公司治理混亂等問題,這些公司的質押風險仍有可能暴露。
◎記者 邵好○編輯 邱江
曾一度令市場擔憂的上市公司質押風險,在今年得到進一步緩解。
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大股東質押股份數已從2018年底的約6300億股降至如今(截至7月19日)的5483.97億股,大股東質押股份占所持股份的比例從2018年末的22.5%降至如今的17.15%。具體到公司,第一大股東質押比例超過80%的公司數已降至311家,不足巔峰時期的一半。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目前仍有個別公司大股東質押比例較高,它們往往還存在主營業務低迷、公司治理混亂等問題。后續一旦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這些公司的質押風險有可能暴露,需要密切關注。
質押股總占比由9.61%降至6.3%
“近兩年,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得到了有效化解,特別是今年以來市場不再只關注核心資產,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質押風險的緩解。”有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A股公司整體質押情況出現持續向好的態勢,截至今年7月19日,市場質押股數占所有公司股份總量的比例為6.3%,而這個數字在2018年底為9.61%。
股票質押風險的化解對上市公司經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化東寶近日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大股東近年來一直致力于降低質押比例,從歷次公告中可以看出,2020年以來質押比例呈下降趨勢,已由2020年初的99.84%逐步降低至目前的72.17%。2020年9月,大股東通過股權協議轉讓方式,引入德弘資本。德弘資本進入后,協助公司在建立現代化管理體系、提升精細化運營管理能力、改善公司組織架構和薪酬體系、提升人均效率以及BD拓展能力等方面都起到明顯的推進作用。
今年一季度,通化東寶實現主營收入8.23億元,同比增長14.52%;實現歸母凈利潤3.37億元,同比增長21.33%。公司近期還披露了預混型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獲得報產受理、與藥明康德創新藥合作等業務上的利好消息。
上述投行人士認為,股票質押風險也不能視質押比例高低而一概而論。如果質押融資主要用于支持上市公司主業發展,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即便出現暫時性的資金周轉困難,也容易自我調節,或者找到有實力的援兵。
“有些對資本市場工具不太了解的大股東,簡單地把股票質押當成一般性的融資行為,對可能存在的風險評估不足。經過了這幾年的歷練,很多大股東都有了經驗教訓,對股票質押風險也有了一定的防范能力。”該投行人士稱。
兩類公司仍需警惕對待
A股整體股票質押風險大幅降低,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高比例質押公司都可以“不計前嫌”。如果大股東拿著質押融資不投主營業務,而是去投五花八門的項目,短貸長投、期限錯配,完全不顧可能引發的流動性風險,甚至質押股票就是為了變相套現,那么其留下的只能是一個爛攤子。
上述投行人士認為,股票質押比例過高會給公司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畢竟銀行一看到高比例質押,第一反應就是減少貸款支持。如果公司本身主營業務甚至公司治理也有問題,那高比例質押幾乎就是“最后一根稻草”。
例如,*ST中迪控股股東中迪產融早在2018年就將所持股票質押。根據最新公告,中迪產融所持全部股權已經被輪候凍結。在上市公司層面,*ST中迪也陷入了困境,公司涉及重大訴訟,多位董監高離職。7月15日,公司披露,預計上半年虧損6000萬元至8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虧損額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類似*ST中迪這樣的案例并不算少,公司自身發展存在問題,再加上宏觀經濟、疫情或行業周期等外部環境的影響,這些公司主業已基本萎縮,“殼公司”特征明顯,通過自救恢復造血能力的可能性不大,面臨出清壓力。
與主營業務不佳相比,有些公司的股東質押風險更像是公司治理問題的一個表象。據觀察,部分公司治理失效,存在控股股東資金占用、違規擔保,規范運作風險較高。從實際案例來看,部分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出于自身財務壓力,缺乏誠信意識,通過占用、擔保侵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
以*ST天成為例,截至7月7日,公司控股股東資金占用余額31185.24萬元,違規擔保余額11180萬元,目前尚無解決方案。而根據最新公告,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權已被凍結,且將被司法拍賣。
因“賣鵝保殼”而引發關注的大連圣亞,其大股東的質押比例也高達100%。目前,大連圣亞已經被上交所要求停牌,并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上市公司本應該是控股股東旗下最優質的資產,但因股東這些違規行徑,導致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惡化,銀行借款逾期,債務違約,主要資產及銀行賬戶被查封凍結,生產經營停滯。對于這類公司,應堅決予以清理。”上述投行人士稱。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