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昨日在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好五個“更加突出”的原則,廣大基金機構和從業人員要強專業、守底線、樹品牌、講情懷,在服務實體經濟和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彰顯基金業更大的擔當作為。
易會滿指出,最近四年多來,我國基金業在改革中成長,在開放中提高,在規范中進步,公募基金方面,截至今年7月底,管理資產規模達到23.5萬億元,較2016年底增長1.6倍,從全球第九上升至目前的全球第四。其中,權益類基金產品數量和管理規模分別達5140只、7.7萬億元,分別增長1.2倍、1.8倍,均創歷史新高。私募基金方面,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規模分別達5.5萬億元和12.6萬億元,較2016年底分別增長1倍和2倍。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規模位居世界第二。整個基金業從業人員規模快速發展,注冊數量達到82萬余人。截至今年6月底,各類基金產品持有股票市值10.8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12.5%,較2017年底提高4.3個百分點,特別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分別提升了1.2、2.7和0.6個百分點,已經成為促進市場平穩運行的重要“壓艙石”。
易會滿表示,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把握好五個“更加突出”的原則。
一是更加突出處理好規模、結構與發展質量的關系。基金的資金來源、期限結構和投資行為短期化特征還較為明顯,這方面還要加大工作力度。從私募行業結構看,前些年基金管理人登記數量呈井噴式增長,經過清理優化,已初步實現進出有序。但行業仍然存在多而不精、大而不強、魚龍混雜等情況,亟需正本清源,加快優化行業結構。結構是制約當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問題,下一步必須以改革的思路和手段破解結構性難題,以結構的可持續實現發展的可持續。
二是更加突出抓規范、促創新和防風險的統籌平衡。要繼續嚴格落實資管新規,加快推進整改,確保按期完成。對于基金業的創新問題,將進一步完善分類和差異化監管,支持優質機構通過創新不斷做優做強。
三是更加突出行業自身發展和客戶價值增長的同提升、共進步。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時有發生,這其中固然有投資者自身的因素,但也有行業自身發展觀和經營觀的問題,反映的是規模情結濃厚,重營銷輕持續服務;有的代理銷售機構和從業人員背離客戶利益,誘導“贖舊買新”。這些問題必須從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高度切實加以解決。
四是更加突出回歸行業本源,堅守“真私募”定位。私募股權基金必須回歸私募定位和支持創業創新的根本方向,堅持私募姓私,嚴格規范募投管退全鏈條各環節運作。要堅持分類施策、扶優限劣,支持真私募,打擊亂私募,堅決出清偽私募,推動形成良好市場秩序和行業生態。
五是更加突出厚植行業文化,促進健全發展生態。行業快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有的機構經營理念不端正、管理粗放、急功近利;有的機構考核機制不合理,旱澇保收與過度激勵并存;有的機構基金銷售過度娛樂化,為博眼球打擦邊球。這些現象與行業文化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同時,行業文化建設涉及到公司戰略、投資研究、內控合規、社會責任等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希望廣大基金機構持之以恒抓好這件大事,持續倡導行業新風氣、展現行業新形象,為營造良好行業發展生態積極貢獻力量。
易會滿表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是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總方向、總要求。希望廣大基金機構和從業人員守初心、練內功、優服務,一步一個腳印,扎實推動發展方式轉型,在服務實體經濟和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彰顯基金業更大的擔當作為。
一要強專業,持續提升投資管理和服務能力。聚焦投資主業,深化投研管理體系改革,加強科技賦能,完善激勵約束相容的制度機制。努力實現管理服務能力與管理規模同提升。加強基金業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大批更高水平的投資“專門家”。
二要守底線,全面筑牢穩健發展基礎。希望公募基金以正在開展的健全金融機構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進一步筑牢合規風險意識,端正經營理念和行為,嚴格落實全面風險管理和全員合規要求。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要全面落實“十不得”的監管底線要求,全面梳理完善募投管退全流程全鏈條風險控制體系,自覺遠離各種行業亂象。
三要樹品牌,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希望行業機構要全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以誠立身、以信取人的行業品牌,做精主業、做深專業,努力打造資管行業的百年老店。
四要講情懷,塑造可信賴、受尊敬的行業形象。希望行業機構要自覺心系“國之大者”,站位全局看行業發展,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在服務國家戰略、助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共同富裕中發揮更大作用。
易會滿表示,證監會將堅守監管的主責主業,推動適時出臺私募基金條例,持續完善基金監管制度體系,推動發展各類機構投資者,不斷壯大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力量,進一步改進監管服務,堅決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加強與有關方面的信息共享和政策協同,主動與市場溝通交流,著力構建有利于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為行業機構發展創造良好外部環境。希望基金業協會作為行業自律組織,充分發揮“服務、自律、橋梁、創新”的職能作用,深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改革,完善登記備案標準、流程,提高透明度和服務質量,進一步便利合格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著力解決一批行業“急難愁盼”的問題,切實提升市場體驗感和滿意度;要加強自律管理,嚴肅行業紀律,積極推動基金業實現更高水平的專業化、規范化發展。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