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6月24日發布《關于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保障意見》)。
《保障意見》共四個部分14個條文,主要內容包括:依法支持證券中介機構服務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融資,按照“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對虛假陳述民事責任予以區別對待,依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交易成本,嚴厲打擊涉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違法犯罪行為,切實防止上市公司、掛牌公司通過破產程序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依法規范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的投資建議服務等。
最高法指出,《保障意見》為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保駕護航,推動形成市場參與各方依法依約行為、資金信息有序推動、主體歸位盡責及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良好市場生態,為投資者放心投資、中小企業大膽創新創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把握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司法需求
《保障意見》要求各級法院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角度深刻認識妥善審理涉新三板、北交所及其掛牌公司、上市公司案件的重要意義,結合新三板基礎層和創新層、北交所、深滬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具體把握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司法需求。
《保障意見》還就依法保障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交所順利推進提出具體措施,包括依法保障證券監管部門行政監管和北交所自律管理,充分尊重新三板作為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改革實踐和業務規則,對北交所及其上市公司所涉案件由北京金融法院集中管轄,全面參照執行科創板、創業板司法保障意見等各項司法舉措。
《保障意見》指出,由于證券法對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規定相對原則,新三板在深化改革中探索出一套以行政監管規則、交易所自律管理規則為主,適應“層層遞進”市場結構的制度體系。人民法院在司法中要尊重改革實踐,在不違反法律原則與精神的前提下,參照適用相關監管與業務規則。
支持中小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針對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定位,結合“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特點,《保障意見》從提供優質司法服務的角度,提出了支持中小企業借助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的若干具體措施,包括:通過依法支持證券中介機構服務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融資、按照“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對虛假陳述民事責任予以區別對待、秉持資本市場“三公”原則依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交易成本、優化審判執行程序降低創新型中小企業訴訟成本等具體內容。
值得關注的是,《保障意見》針對新三板、北交所掛牌上市中小企業尚屬創業成長階段的實際情況,不僅要求通過優化審判執行程序降低企業訴訟成本,還規定了審理對賭協議、定向增發等類型案件的具體指導原則,明確了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導向。
《保障意見》明確,依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交易成本方面,在上市過程中,對于為獲得融資而與投資方簽訂的“業績對賭協議”,如未明確約定公司非控股股東與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就業績補償承擔連帶責任的,對投資方要求非控股股東向其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等再融資過程中,對于投資方利用優勢地位與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主要股東訂立的“定增保底”性質條款,因其賦予了投資方優越于其他同種類股東的保證收益特殊權利,變相推高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違反了證券法公平原則和相關監管規定,人民法院應依法認定該條款無效。
為降低中小企業上市成本,對于證券中介機構以其與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在上市保薦、承銷協議、持續督導等相關協議中存在約定為由,請求補償其因發行人虛假陳述所承擔的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依法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考慮到嚴格司法對于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地位和保護投資者權益的需要,《保障意見》規定了嚴厲打擊違法犯罪、防范通過破產程序損害投資者權益、規范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行為、健全多元糾紛化解機制等措施,目的在于守住法律底線,有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在嚴厲打擊涉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違法犯罪行為方面,《保障意見》明確,充分發揮刑事責任追究的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功能,嚴防“帶病闖關”,依法從嚴懲處通過財務造假等方式實現在新三板掛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或者掛牌、上市后發行證券引發的欺詐、腐敗等犯罪行為。
對于發行人與證券中介機構合謀串通在證券發行文件中隱瞞重要事實或者編造重大虛假內容,以及發行審核、注冊工作人員以權謀私、收受賄賂或者接受利益輸送的,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嚴懲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操縱證券市場、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犯罪,依法加大財產刑處罰力度,嚴格控制緩刑適用。
對于假借新三板名義非法集資行為,以“新三板掛牌公司原始股”名義吸引投資者、未經合規發行程序違規募集資金,構成犯罪的,依法從嚴懲處。
《保障意見》還明確,依法規范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對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和北京證券交易所市場的投資建議服務。對于涉新三板掛牌公司和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投資者訴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民事賠償案件的審理,應重點審查該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是否具有投資服務資質、提供投資建議時是否按照客觀謹慎、忠實客戶的原則,對于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未向投資者提示潛在投資風險、向客戶承諾保證收益、進行利益輸送等違反監管規定和行業自律規定的欺詐投資者行為,應依法判令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表示,《保障意見》是根據當下的經濟形勢和中小企業發展狀態作出的匯總,既有對過去的規則和觀點的重申,也有一些創新性的表述,將對北交所、新三板的健康平穩發展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
“從投資者索賠角度來看,《保障意見》體現了在發行人和投資者之間均衡保護的精神。投資者在新三板和北交所投資應該充分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則,在尋求投資機會的同時,也要理解在什么情況下遭遇的欺詐是可以索賠得到支持的,什么情況下的虛假陳述可能被認定不具備重大性,還有在哪些情況下遭遇欺詐、索賠可能是無法獲得支持的。”許峰進一步表示。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