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見習記者 郭冀川
可轉債監管規則進一步完善!
7月1日,為進一步規范可轉債上市與掛牌、轉股、贖回、回售等相關業務流程和信息披露要求,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滬深證券交易所分別就可轉換公司債券自律監管業務指引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這是繼6月17日可轉債交易實施細則征求意見和提出投資者適當性要求后,滬深交易所對可轉債監管規則的進一步完善。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7月3日,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發行60只(以上市日期統計)可轉債,發行規模合計1589.74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轉債市場的規范化和健康發展,有助于提升投資者對可轉債品種的認可度,隨著二級市場資源配置力量的增強,可轉債一級市場的融資功能也將有所提高,后續可轉債市場無論是發行數量還是發行規模,都有望保持增長態勢。
民企發行可轉債熱情高
年內數量占比超過八成
2019年以來,可轉債市場發展迅速,成為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民營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服務實體經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可轉債存量規模為7678.89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304.54%。
談及可轉債融資優勢,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定增主要是面向少數投資者發行,而且往往折價發行。可轉債則可以保持債券形態,不一定轉換為股票,對于能夠切實實現業績的成長型公司而言,可以更好保護現有股東利益。故而,往往中小民營企業和金融公司更加青睞可轉債。
從年內上市的60只可轉債來看,發行主體為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公眾企業的分別有50只、9只和1只,發行規模分別為686.75億元、900.32億元、2.67億元。其中,民營企業發行數量和規模占比分別為83.33%、43.2%。
從行業(Wind二級行業)來看,銀行募資規模最高,3家銀行可轉債募資合計710億元,其次是材料、半導體與半導體生產設備行業,分別有15只和2只,募資規模分別為245.49億元和190億元。
“可轉債屬于再融資品種之一,相比定增發行審批速度較快,對于市場關注度較低的中小民營企業或者融資規模較大的金融企業而言,更具有吸引力。”明明表示。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轉債更受一些成長期的中小企業青睞,能夠優化資本結構。“如資產負債率偏低的公司,選擇發行可轉債這種低成本融資方式,雖然增加了一定時期的債務資本比重,但通過對高收益項目的投資,會增加公司價值。”
嚴監管提升可轉債融資效率
優質產品依舊獲追捧
2020年年底,證監會就曾發布《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完善交易轉讓、投資者適當性、監測監控等制度安排,防范交易風險,加強投資者保護。
但是,在實踐中,個別可轉債仍存炒作風險。如年內上市的60只可轉債中,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30.93%,8只漲幅超過50%(去年同期僅1只)。其中,永吉轉債、聚合轉債上市首日漲幅超過100%,分別為276.16%、133.52%。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持續對異常波動的可轉債進行重點監控,并對個別投資者采取暫停賬戶交易等自律監管措施。
此外,可轉債現有贖回、信息披露等制度安排難以滿足新形勢需要等問題,滬深交易所進一步細化落實《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先后對可轉債交易實施細則、信息披露等規則進行規定,并提出投資者適當性要求,促進可轉債市場高質量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明明表示,此次《可轉債指引》和此前的交易實施細則互為補充。可轉債指引更加強調信息披露和市場監管,包括上市公司需第一時間回應投資者疑問、加強短線交易監管、壓實保薦人和獨立財務顧問等中介機構的監督職責等;交易細則在交易機制方面更下功夫,其中轉債準入條件和漲跌幅限制等規定,都有助于打擊市場炒作行為。綜合來看,政策的出臺并非為了打擊可轉債市場,更多是為了規范秩序。
中國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徐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轉債指引》更細化、嚴格對信息披露做出要求,能更好地避免信息不對稱現象的發生,今年出現的可轉債炒作過熱現象也會受到遏制,投資者權益也能夠更好地被保護。
“可轉債規則更加成熟完善,有利于提升可轉債融資效率。相對于定增而言,可轉債相當于低息貸款,在轉股之前不會稀釋股東股權,并且鎖定期也沒有限制,而后續也可以通過轉股,將其從債務轉變為股權,降低企業負債率。”徐陽進一步表示。
田利輝認為,《可轉債指引》與此前征求意見的可轉債交易實施細則,是我國可轉債市場的重要制度,能夠促使可轉債市場的規范發展。隨著可轉債業務規范與交易環境的優化,能夠讓機構和公眾更好地接受可轉債和參與可轉債投資,進而促進可轉債融資功能的發揮和可轉債發行規模的提升。
況玉清說:“可轉債是中小民營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資工具,制度完善將遏制可轉債二級市場炒作行為,保障一級市場的融資功能有效發揮。從近期市場反應和可轉債申購情況看,一些優質可轉債仍然受到市場的追捧。”
(編輯 上官夢露)
21:25 | 北京加速建設全球“開源之都” 推... |
21:12 | 積極應對關稅政策調整 多家跨境電... |
21:11 | 甘源食品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 |
21:09 | *ST嘉寓發布2024年A股首份無法表達... |
21:01 | 阿里國際站升至美國APP下載榜第三 |
20:57 | 上交所舉辦商業航天產業沙龍 |
20:54 | 振東制藥2024年營業收入29.71億元 ... |
20:53 | 4月2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凱... |
20:36 | 廣州現億元級全球豪宅 鵬瑞1號像造... |
20:28 | 深市生物醫藥企業齊聚業績說明會 ... |
19:43 | 蕾奧規劃與城市象限聯合推出城市大... |
19:41 | 威士頓實控人離婚股份分割 簽署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