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記者獲悉,證監會近期擬對《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以下簡稱《分紅指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以下簡稱《章程指引》)等一系列規則進行修改,交易所將同步修訂規范運作指引。
速覽政策要點:
對于主板上市公司分紅未達到一定比例的,或長期大額財務性投資但分紅比例偏低公司,加強信息披露監管;
進一步便利中期分紅程序;
在交易所信息披露評價、上市公司協會分紅榜單中進一步向高分紅公司進一步傾斜;
鼓勵基金公司發行紅利基金產品;
加強對超出能力分紅企業的約束。
督促不分紅或分紅少公司分紅
推動進一步優化分紅方式和節奏
8月27日,證監會出臺并落地分紅與減持“掛鉤”政策,上市公司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據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擬進一步對不分紅或分紅少的公司加強制度約束督促分紅,推動進一步優化分紅方式和節奏,讓分紅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勵,同時也加強對超出能力分紅企業的約束等。
首先,對不分紅或分紅少的公司加強制度約束,督促分紅。一是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對于主板上市公司分紅未達到一定比例的,要求披露解釋原因。二是對財務性投資較多的公司強化披露要求,督促公司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更好專注主業和回報投資者。三是強化問詢和監管約談。加強監管問詢,幫助投資者對分紅信息更好作出判斷,通過約談等方式督促加大分紅力度。
其次,推動進一步優化分紅方式和節奏。一是簡化中期分紅程序。便利公司進一步提升分紅頻次,讓投資者更好規劃資金安排。二是指導公司制定穩定增長的分紅政策。推動公司修訂章程條款,提升分紅政策可操作性,引導公司探索穩定增長的股利分配政策,以更穩定的分紅回報投資者。
再次,讓分紅好的公司得到更多激勵。一是給分紅好的公司更多“榮譽”。研究在交易所信息披露評價中,向高分紅公司進一步傾斜;上市公司協會研究優化上市公司分紅榜單編制方式并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公司樹立正確價值導向。二是推動開發更多有影響的紅利指數產品。鼓勵基金公司發行紅利基金產品,引導市場資金提升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偏好。
最后,加強對超出能力分紅企業的約束。超出能力分紅在A股雖然不是突出問題,但證監會仍將高度關注,多措并舉加強防范。一是努力確保公司業績真實,分紅基礎扎實,切實防止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并融資分紅的行為。二是對于資產負債率偏高且經營現金流不足,但持續高比例分紅的上市公司,要求詳細披露分紅方案合理性及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影響。
境內市場分紅總額位列全球第二
平均股息率1.97%處于中上游水平
2001年以來,證監會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雙重約束,通過政策引導和監管約束等方式不斷提高上市公司分紅水平。包括完善治理機制強化內在約束;通過半強制信息披露引導分紅比例;降低分紅成本;強化對“鐵公雞”監管約束等。
近五年,A股上市公司分紅金額逐年增長,累計分紅8.2萬億元,分紅金額已超過當年融資額。2022年,我國境內市場共有3291家滬深上市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占2022年末上市公司總數的67.1%,全年現金分紅總額達到2.06萬億元,其中歸屬于A股股東的分紅金額1.62萬億元。國際比較來看,境內市場分紅上市公司數量在全球主要證券市場中位居第一,現金分紅總額位列全球第二,分紅家數占比位列全球第二。此外,有163家上市公司公布2023年半年報現金分紅預案,預計分紅2030.1億元。
從增長趨勢來看,我國境內市場整體分紅規模呈顯著增長態勢。分紅上市公司數量占比也從2010年以前的50%左右提升至近幾年70%的中樞水平,分紅習慣逐步增長。
分紅比例位居全球中上游,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受益于分紅相關政策與指引陸續出臺,2000年至今境內市場股息率與股利支付率呈波動上升趨勢。2022年,我國境內市場平均股利支付率為32.5%,平均股息率1.97%,在全球主要市場處于中上游水平。
分紅持續性、增長性持續改善。截至2022年,連續5年分紅的公司占比從十年前的20%提升至48%,連續10年分紅的公司占比由8%提升31%;412家上市公司分紅金額連續3年增長,占比由十年前的3%增長至12%,連續5年增長的公司占比由1%增長至4%。
分紅特征總體與企業發展階段和行業相適應。主板公司股利支付率(33%)高于“兩創”板塊公司(25%)。上市公司分紅行為在不同行業間呈一定分化,從平均股利支付率來看,能源(50%)、主要消費(48%)、公用事業(45%)行業上市公司新增投資需求偏低、現金流較為穩定,因此平均股利支付水平較高,信息技術(25%)、工業(26%)、房地產(28%)行業平均股利支付率較低。
現金分紅應以公司自治為基礎
監管需推動構建有效市場
一直以來,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情況受到市場關注,也是投資者尤其是長期投資者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
對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現金分紅應以公司自治為基礎。上市公司分紅需要綜合考慮盈利、現金流、債務、成長階段、發展目標等多種因素,不同類型的股東對現金分紅的態度和訴求不完全一致,需平衡公司與股東、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公司情況千差萬別,很難劃出一條普適的分紅標準,尤其是難以規定比例、金額等量化指標。在管理層、各類股東、債權人等主體的相互博弈下,不同成長階段、不同行業、不同治理結構、不同所有制屬性的企業總體會自發形成適合自身需要的分紅安排。例如,A股初創期、成長期企業分紅水平低于成熟期企業;民企由于融資能力相對偏弱,儲蓄和防守意愿較強,分紅水平也略低于國企。
因此,境外主要資本市場普遍將分紅納入公司自治范疇,我國也主要通過引導公司在章程中制定相關條款,促進獨立董事、中小股東在分紅決策中發揮作用來推動分紅。當前,我國處于成長期的企業占比較高,分紅政策要充分考慮經濟發展階段和企業成長需要,不能“竭澤而漁”。
在中報、年報季,少數上市公司高比例分紅引起市場關注。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公司能否分紅、分紅多少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公司當年及過去開展經營積累的未分配利潤;二是當下所擁有的現金;三是留存的收益能否滿足公司未來發展需求。公司是否分紅、分紅多少,不一定與當年盈利掛鉤。
談及部分公司高比例分紅,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公司個別年度分紅比例雖然偏高,但仍有其合理性,對此要全面客觀看待:一是有的公司盈利和現金流穩定,且投資需求不大,因此保持較高的股利支付率。二是有的公司在利潤下滑或虧損情況下依然會保持分紅金額不變,通過持續分紅穩定投資者預期,會導致股利支付率在個別年份偏高。三是有的公司為減少冗余資金,會基于累積未分配利潤實施特別分紅。
專家認為,當然也不排除可能存在大股東不顧企業未來發展需要而任意分紅、掏空公司的行為,對此要加強監管,但這應是極少數的。上述業內人士強調,分紅是否合理,首先要看利潤是否真實,是否存在造假;其次要看現金從哪兒來,是否屬于借錢分紅;最后還要結合大股東分紅動機來看,不能將高比例分紅就等同于超出能力分紅。
為了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水平,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須發揮積極作用。我國資本市場總體尚不成熟,需監管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以有為監管推動構建有效市場。
一是部分公司治理問題較為突出,無法就分紅形成有效的約束機制,需要監管加強引導;二是分紅具有慣性和“同群效應”,早期需要推動給樹立標桿、形成示范;三是我國投資文化尚不成熟,需要通過更有吸引力的分紅回報培育更加健康成熟的投資文化,促進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近年來,證監會的一系列監管措施對減少“鐵公雞”、促進分紅習慣養成、提高分紅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應繼續堅持并不斷優化。
(編輯 白寶玉)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